南京博物院都有哪些看点?
必不必去,关键在于你自己的兴趣。如果你的历史知识积累很少,对历史兴趣又不大,那么你完全没有必要去南京博物院参观游览,去看了也会觉得没有意思,没有收获。个人觉得,来南京只有中山陵是必去景点,因为它是独一无二的,不管你有没有兴趣都是值得看的,自然景观也非常好!
南京是六朝古都,文化底蕴很深厚。而南京博物院是南京地区文化的聚集,来南京旅游,南京博物院是必去之地的。
而且去参观南京博物院是免费的,手持***刷一下就可以参观“美”的文化。我建议来南京第一去的地方就是南京博物院,以文化的视角去爱上一座城市,也是我们唐视频宣扬的理念。
现在大家的旅游都变成了看美食美景,例如跨了大半个中国去西安摔碗,是不是有点太任性了?!文化是一种积累的东西,能让人由内而外的散发的气质,去南京博物院能长自己的文化见识,丰富自己的内涵。
南京博物院是来南京必去的,特别是我们年轻人更应该学习这些文化,爱这些东西,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
我们是唐***,拍摄文旅地点,图书馆,博物馆,古建筑等等,给大家分享文化粮食,我们有一个梦想,就是当大家去旅游时,不止于美食与美景,还有更美丽的文化可以选择,当大家因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去旅游时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我们把它叫做文旅革命。
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并且还原了民国街作为特色,南京博物院看点还是满满的!本人之前去过,给想去南博的朋友分享一些内容~:
南京博物院可以说历史悠久,前身是1933年由蔡元培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建筑精美。
原本的***,是希望将南京博物院建成“人文”、“工艺”、“自然”三大博物馆,后来因为局势动荡,只建了“人文”博物馆,即现在的南京博物馆大殿。
这座大殿,值得为你详细说说,它的建筑风格是仿辽代宫殿式,堪称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一大杰作。当时请了梁思成和刘敦桢两位顾问,徐敬直和李惠伯设计了建筑图案。总体布局强调深层次的对称轴线,大殿仿辽代蓟县独乐寺山门形式,结构多按《营造法式》设计,细部和装修兼有唐宋遗风。
造型朴实雄浑,非常耐看。也是很多人会在南京博物院拍下的第一张照片。
在《国家宝藏》里,南京博物院推选的是:大报恩寺琉璃拱门、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坤舆万国全图。为观众献上了文化盛宴。
回答楼主问题:
南京博物院作为《国家宝藏》第一季的压轴出场,足以见其在业界的地位。身为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齐名的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南京博物院拥有各类藏品42万余件(套),馆藏数量居中国前三,确实是值得一去的好地方。(看到后面有惊喜,我也是去了才发现的~)
我在今年五一期间,专程去了一趟南京,就为了去看曾经在《国家宝藏》中出现过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因为秦海璐演的那个关于“约定”的小片段真的太感人了。***的是,我不仅看到了琉璃塔拱门,还看到另一件镇馆之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前者当然是十分精美华丽,后者其实有些看不清楚,认了好久几位圣贤的名字。
当然,除了这两个以外,还有一些也是镇馆之宝,如果不太清楚的人,可能会和他们擦肩而过。
我国第一件经考古发掘、科学复原且品相完好的汉代银缕玉衣。(在西安见过它的表兄,金缕玉衣,嗯,感觉样子差不多?)
全国考古发现的唯一一枚汉朝刘姓诸侯王金印,与“滇王之印”和“汉倭奴国王”印为姊妹印,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纯金的,小是小了点儿,胜在贵重。
8月上旬刚去过南博,时间紧促又恰逢周末人流量剧增,也就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藏品那叫一个多,细细观赏一天时间也不嫌多啊。
特展馆是穆夏的画作,对西方艺术没有接触就不太关注,本以为民国生活馆能有些精品陈列,原来就是一个夜行街啊,茶楼有时间可以坐下来喝茶听戏。网上发的十八个镇馆之宝结果没看到几个,不知道是不是走的太快看花眼了,还有的应该陈列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里,也可能借展去了,金兽以及青花寿山福海纹瓷炉没看到遗憾啊。南博要细品才能品出它的滋味。
主要看点到的话我觉得规模庞大,品类众多的青铜器和陶瓷器。大报恩寺琉璃拱门也是镇馆之宝,是不可错过的佳品。
甘肃如何打出自己的品牌特色?
甘肃省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挺悠久的,文化底蕴十分浓厚,它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祥地,很多人来甘肃寻根问祖,寻找祖先前辈们的足迹。甘肃省旅游***丰富,拥有很多名胜古迹和自然人文景观,经济发展水平还挺不错的,交通运输业十分便利,公路和铁路发展挺快的。
如果甘肃这边想要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的话,建议甘肃多向兄弟城市学习一下,学习借鉴一下别人优秀的发展经验,结合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甘肃这边的城市文化名片挺多,比如说敦煌莫高窟、嘉峪关、万里长城、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众多寺庙,旅游景点众多,个人觉得甘肃这边可以大力宣传发展自己的旅游,让全国各地的人都关注甘肃的旅游发展,吸引他们来甘肃吃喝玩乐。一旦甘肃的旅游品牌打出去之后将会赢取很多人的关注,旅游业发展起来了,将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将会对甘肃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