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投资真的有必要吗?卖奢侈品真的能赚钱吗?
两个问题分开说,先说第二个,卖奢侈品赚钱显然包含两个方向,如果是谈论做经销商、品牌代理或垂直电商,依靠中国国内逐步回暖的本土购买力,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经营思路,赚钱与否和一般零售企业一样,看经营。如果是说私人买卖奢侈品希冀依靠升值赚钱,那么就与第一个问题相联系,结论是——机会不多。
“奢侈品投资真的有必要吗?”这个问题有两个误区,首先,奢侈品投资不是一个宽泛的常规意义上的投资方式,与之相近,或者有混淆的,是“艺术品投资”。很多人看到诸如索斯比、佳士得等国际拍卖公司会有珠宝拍卖、腕表拍卖、手袋拍卖专场,或是名酒、名车等,认为这就是奢侈品投资的“前景”。事实上,往往忽略了一个定语——“古董”——古董表、古董车。一旦拥有这样的定语,事实上拍品已经跳跃出了奢侈品的范畴,进入了艺术品、收藏品的范畴。
其次,明白了奢侈品和艺术品的区别,作为投资而言,奢侈品一定不是一个好的方向,也就更谈不上“必要”二字。但一些评论的全盘否定也并不可观,仅在升值这一属性上,虽然大多数奢侈品不具备,但仍有一小部分是可以达到的。
在珠宝、腕表这两个公认的“硬奢”品牌,和手袋这个常规奢侈品门类里,有一部分“***”产品是具备一定的保值乃至升值属性的。需要区别的是,这与奢侈品管用的“饥饿营销”不同,不是品牌可以减少产量营造品牌价值,而是由于宝石稀缺性(珠宝)、制作工艺的复杂程度(腕表)、原材料产量及制作周期(手袋),导致产品产量极少或乃至孤品;或某一在常规产品的基础上附加了“致敬系列”特殊标识或工艺的少量产品,是具备一定升值空间的。
但事实上,这类型产品极少会在品牌店铺或常规市场流通,多数在未出场,或刚刚问世已经被资深藏友或渠道商抢购一空。
另外,投资所对应的往往是“升值”,最少也是“保值”,而事实上,奢侈品不仅在这方面不具备明显优势,甚至“变现”都有一定的困难。国内具备权威的检验机构很少,正规收购二手奢侈品的渠道也不多,而且价格波动往往极大。因此,绝大多数奢侈品在现阶段,消费者仍应以“消费”为主,或因个人对品牌或设计的钟爱,在具有消费能力的基础上一定程度的进行个人爱好偏向的收藏,投资的意义并不大。
个人觉得没有必要,而且就目前看来基本没有任何升值可能,包括手表在内,(不包含宝石玉器之类,个人觉得那个不应归为奢侈品之中),具体可以去日本或者香港的中古店看一看,除了Rolex的一些型号例如这两年大火的绿水鬼,黑水鬼以外,其他手表或者包包(小江,伯爵,宝铂&爱马仕,lv之类)全部都是不同幅度贬值,总结一句话,这个东西就是爱好,不要作为投资,喜欢就好。
首先简单的回答:不能!完全不能!但事实并不像上面那六个字那么简单。我的专栏里还没写完的系列文章 珠宝的价值 第一篇,就是探讨底奢侈品以及奢侈需求的由来。详见:珠宝的价值(一)——我们为何需要珠宝(奢侈品)文章里,我基本上阐述了一个概念:奢饰品应该是在一定社会阶层或一定圈子内的能起到一定社交性价值的物品。上面这个概念换句话说:无论你心中的奢侈品是什么,它一定是要拿来用,而且是在适当的圈子和人群中使用,才会体现出意义!话题里有“包” “二手”,那么***如题主买了个奢饰品包包,好好放在家里保养着完全不用,一直跟新的一样,视情况而定,这个包可能能保值。但同时对于题主来说这个包也失去了奢侈品的意义,因为你不会拎着它去任何的社交场合,这个情况下这个包不是奢侈品,而是个投资品。如果你把她当做奢侈品来看待,则包是需要用的、表是需要戴的、珠宝是需要戴的、酒是拿来喝的,难以避免的这些都要出现损耗,如果你不是什么***人物,因为自身的经历给这些随身物增加历史、故事方面的附加价值的话,随着损耗慢慢的都要掉价,而且终有消耗完的一天。当然珠宝和手表更耐久一些,也许好好用好好保养传个几代变古董也说不定,但那也不是奢饰品或投资品意义上的保值或增值。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由大V佐藤谦一的一句话“爱马仕是日用品”引发的,我在我的答案上明确的给了奢侈品下了一个定义:在一定社会阶层或一定圈子内,少数人拥有,多数人渴望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