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小品创作如何题款?
中国画题款是中国画画龙点睛的妙笔,甚至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了。中国画强调写意,大多时候,画家的直抒胸臆是可以通过画面表达给观众的,但是也不尽然,有些时候画是一个方面,但是“胸意”是另一个方面,于是可以通过“题跋”来表达。
一般来说,国画落款可以有长题跋和穷款两个组成。长跋可以就着画面甚至画画的过程以及画画的缘由等等,尽情发挥,畅写心情。甚至吟诗作赋,也可以借鉴别人的诗词歌赋来表达。一般越是大家越是会用自己的诗词歌赋或者词句来书写胸意。
穷款,有时候就几个字,甚至只留名字,甚至一个字也不题,只就一印。第一也许是画面饱满,无处可题,第二也许画面太美,不忍打搅。第三,也有可能是无话可说甚至是最好不说。就像钱钟书先生一样,他写的书深含的意思你读不懂,甚至读错了,比如《宋诗选注》,他就会用序言隐晦的暗示你。结果你还是没读懂,于是他只好再序暗示你。你仍然没读懂,没办法,他就在其它合适的场合告诉大家。但是还是“指东到西”,因为你要放到他那个时代去理解他。就比如“八大山人”,他很多花鸟画是穷款,不是他的字不好,而是他的那些呆头呆脑的鱼和傻乎乎的鸟其实有话要说,但是不能说而已。
理解这些,你就会题跋了!
我喜欢诗情画意的题款,根据画面的意境与思想感悟,题写一首相关联的古诗词古文或者名篇名句,字画相得益彰相互映衬,能起到文人画的特殊效果。一般空间大就落字多的长款,空间小就落字少精炼的穷款。根据画面所预留的空间大小而酌情,不可将小品占的太满太死板,应做到小品中能见大气象大手笔,让人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方为上上品。。。。。。
另外还要注意,创作大写意的小品时,落款宜用奔放的行书或有草书,加盖活泼灵动的印章,且小品印章不可太多太大,应做到风格统一。当你创作小写意或工笔画作品时,宜落款小楷或者是小行书,并加盖工稳俊秀的小印章,这样才使画面风格一致并完美。
(以下是本人的拙作,不成熟,请方家们批评指正,点赞留言加关注)
中国画作品创作完成后,题写上画家的姓名、作画的时间、地点,以及与画面内容密切相关的诗词和跋语,我们称其为“款识”,也叫“题款”或“落款”。款识与绘画的结合,使画面的内容更加充实,画面的形式美感和艺术趣味也更加强烈。它已经成为国画特有的传统艺术手法之一。
国画小品创作款识尤其重要,首先,可以借题寓情,即画家把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情绪,通过题写诗、文、跋语,倾注于画面,使画的寓意更加深邃
其次,点醒画面,有时画的意境深奥,寓意含蓄。画家通过题写画题、诗词、警语,给予点醒,使画面形式感增强的同时,还可以加深画的意境。人物小品画题款,还可以借以突出所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激励人们。
第三,阐发画理,当画家在生活中有所感受,并将感受发之于笔端,图之以形,题画常常也把这种感受和作画的经过题于画面,尤其是画家在绘画生涯中的感悟,借题款加以阐发。如白石老人在《雪山图》上题:“余数岁学画人物,三十岁后学画山水,四十岁后专画花草虫鸟。”这类题跋,虽与画面内容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它写出了画家学画的经历,足以使观画者加深对画家艺术生涯的理解。
第四,借题平衡,画家创作时,在一幅画上常常把主要景物画在画面的某个部分,其他部分留白,这时就须在空白处题写上一些适合画面需要的跋语。这样即能加深画的意境,还能起到画面平衡的作用。
第五,借题以呼应,画家把画面中的主体景物处理在某一部位,其他部分再画又感觉多余,不画又好像少了些呼应。此时,就要在适当的位置,用适当的书体、字数,题写上适当的跋语,使画面完善、生动起来。
最后,借题增强美感,书法本来就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从“象形”演变到现在的各种书体,形成了它独特的形式美。在一幅画面上,以各种点画结构与画面景物,用点、线、面所构成的形体美融会贯通,交相呼应,表达画家的思想感情。这就使平淡无奇的画面增彩添辉,耳目一新。
所以,题款的优劣与画的关系极为密切,必须慎重处理,切不可草率从事。
书法以“神***为上”。请高人指点,神从何来?神***是如何写出来的?
神,是书体的精神面貌;***,是笔法的控制技巧。就象一个人,仅仅有颜值没有精神,那肯定也不养眼。神从何来?如果不是天赋禀异那就得从池水尽墨中来。史上那么多书法大咖,谁人不是从勤奋中走来。熟能生巧,勤可补拙。宋代的苏黄米蔡,生前就互相贬低过,但是今天谁又能说他们不是书法翘楚呢?书法不是简单的写写字,称得上的书法既要有古人的历史传承,又得有个体独特的书写特点。有血有肉有筋骨,方为上品。谢谢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