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在以后相声(鼓曲、曲艺、戏曲)艺术史上会留下什么样的历史地位?
郭德纲收徒一个辈分排字“云鹤九宵,龙腾四海”,为得是分清楚哪一科的徒弟。现在收到了宵字科。不过郭德纲的徒弟岳云鹏、栾云平已经收徒,郭德纲未收满徒弟情况下已当了师爷。***以时日,五年、十年以后,郭德纲收满全科,徒弟会在今天规模上增加多少?徒弟们都又再收徒,徒孙又会增加多少?现在岳、栾等徒弟到时又会收徒了吧……那时候会是四代同堂?还是五代同堂?整个德云社团体又是多大体量?大家不妨做个N次方算下,算法极恐,象传销增量样啊[呲牙]。到那时,跨年商演会在现在同时四场基础增加多少?二十,三十,五十?还是……那时郭德纲一统江湖,“名门正派”已经难以围攻“光明顶”了。郭德纲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而且是“围棋”,功力棋圣圣级了。难道是外宇宙派来的战略家舰队,一个叫马云的负责拯救世界经济,叫郭德纲的负责挽救中国相声和曲艺、戏曲……主流相声界忙着在咬破中指、喝血酒结盟,结盟了能抗衡德云社吗?我看以现在这班人造型,到时候一定够呛。如果现在功夫用在业务上,多向艺术道路上求索,方得观众一席之地,也许求得百花齐放、百花盛开的双百方针!
在如今国内舞台上还算活跃的相声演员中,郭德纲当然有他的不足,但在作品呈现上仍是最不容易让人失望的一个。
其他很多演员,或者身居体制内不思进取,不常表演,即使表演也只是装装样子,反正办大型商演观众也不认可,或者即使很勤奋也乐于钻研业务,但老天爷不够赏饭吃,这不是靠后天刻苦努力就能迎头赶上拔得头筹的。
郭德纲在相声表演上有天分,这自不必说,而从小在其他行当的浸染,以及经历的坎坷,在很大程度上又成就了他。难得的天分加上后天的积累,让他年纪轻轻就有了一身本领。
如果这样的人完全进入体制内,他的成长可能也就就此打住了。所幸他并未深处体制之中,这在他年轻的时候可能是一种遗憾,但在现在看来反而成为一种优势。一是观众市场逐渐培育起来,人们愿意为了听一场相声花钱,二是体制是一种保障同时也是禁锢,如果郭德纲从年轻时候就衣食无忧,可能也就不再在作品创作和表演上下功夫了,这不利于业务的精进。
从这十来年的情况看,你可以说郭德纲的新作品更新不快,包袱儿陈旧,忙于接各种节目和影视剧,但他毕竟还是在一直进行商业演出,而且频次并不算低,要求作品场场不一样,也是难为人了。
郭德纲经常说自己也不干不了别的,只能说相声,这话既是谦虚,也隐含着骄傲,如果真能像他说的到八九十岁还和于谦一起白着胡子说相声,那还真是观众的福分。至于将来能到什么样的历史地位,这说法可能有点儿大,亿万观众从他那里获得过欢笑,这已经是非常大的肯定了。
郭德纲的历史地位或许没法用一两句话说清。但他绝对是可以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侯宝林,到马季,到姜昆,属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三代传承,基本特点是:侯宝林是被国家认证的艺术家,一代大师;马季开创了歌功颂德式的相声,他为相声摸索了一条新的出路,也算是一开创者,也属于***;但马季开创的这个分支明显营养不足、后继无力,在马季手里尚游刃有余,等到了姜昆手里就明显不灵了,而且姜昆等人遇到的外因的挑战远胜于马季时代,虽说小品的冲击使相声一度限于低落,但真正使他们濒临崩溃的还是自己的问题——基本功不扎实。原本以为跟着师傅(马季)学了歌功颂德式相声,嘻嘻哈哈就可以混一辈子,没想到互联网时代如洪水猛兽般席卷而来,一个基本功极为扎实的年轻后生席卷互联网,把他们冲的七零八落,这时候现学游泳是不赶趟了,会狗刨的还能勉强浮在水面。正在扑腾扑腾腿,搞点事情。
侯宝林、马季时代的相声我都听过,但我基本上是在姜昆的《虎口遐想》中成长起来的,那时候对姜昆崇拜之至,若干年后回想起来,仿佛还是这么一个代表作。
我对郭德纲起初是排斥的,听说他的相声很三俗,我这听惯了阳春白雪的人,还没听就排斥。(我想,这应该是大多数骂郭德纲的人最开始的想法——被媒体误导。)大约是在2010年左右,实在无聊,无意中点开了一段郭德纲的相声,首先被他的声音吸引了,说话干净利索,字正腔圆,每个音都能落到你的耳朵里。真正把握震撼的是他说出了“说学逗唱”中的“唱”是《太平歌词》,而京剧、大鼓、歌曲那都是“学”里面的学唱。这给我的冲击不亚于一场地震,而且是颠覆性的,我从此开始怀疑以前听的难道是***相声?
从那以后,我把郭德纲这些年所有的相声段子都搜集来听,这还不过瘾,又把他所有被采访的视频也找出来看,以及他主持过的节目,例如《今夜有戏》,以及后来的《非常了得》等。这才发现,郭德纲的才艺是全方面的,他的成就属于一个门派衰落后走向中兴过程中集大成者,完成这个门派中兴的历史使命者,这种人的出现会使阿猫阿狗黯然失色,会使看似平静的湖面掀起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