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有哪些关于艺术的书籍推荐呢?
《艺术与知视觉》:审美与认知的底层逻辑书。
作者鲁道夫·阿思海姆先后就任于纽约社会研究院和劳伦斯学院,1968年后担任哈佛大学艺术心理学教授,1***4年退休后担任密西根大学艺术史系访问教授,1***6年获“全美艺术教育协会突出贡献奖”。
个人感受:很厚也很深,不太推荐入行不太深的同学,因为太枯燥,容易有“字都认识,但不懂说什么”的感觉。适合能驾驭好设计更想做艺术沉淀的时期翻翻。
《设计入门教室》系列之色彩设计的原理、设计的基本规则、文字设计的原理、版面设计的原理:设计的基础书籍
设计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这样做“好像”是对的,但也不知道对在哪里,或者说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翻翻这类书,可以给自己一些基础架构的知识建设。
📖
在@CANmuseum的后台收到许多小伙伴留言说想要一些艺术入门书推荐,那这次我就帮大家整理了一些最经典的艺术书籍(附豆瓣截图)。
1、《艺术的故事》
2、《加德纳艺术通史》
3、《詹森艺术史》
4、《剑桥艺术史》
5、《一九四零年以来的艺术》
6、《现代艺术150年》
8、《美的历程》
艺术简介类的:
《艺术的故事》贡布里希
《现代艺术150年》
《如何看一幅画》弗兰索瓦丝
艺术家传记类:
《渴望生活》欧文斯通
《月亮和六便士》毛姆
摄影类:
《画在人心的苦闷上》
这本书的作者李宗陶,里面收录了他采访的一些大咖艺术家的访谈。像李安导演,张晓刚,徐冰,毛焰,罗中立,刘晓东等。我看这本书的时候西方艺术可能了解比较多,对于中国现当代美术只是说看过一些名家的作品眼熟而已。阅读后我再去看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更能去理解他们创作时想表达的东西。
书里写到很多艺术家的一些生活状态,印象深刻的一个是它里面写朱新建。画家朱新建老先生非常喜欢喝可乐,因为碳酸对牙齿的腐蚀比较大,所以他的牙掉了几颗,他就说他觉得这个社会应该对于一些不好的或者一些颓废的东西,要有一些包容,比如说这个咖啡或者可乐可能没有白开水那么健康,但它能带来快乐。是不是活的很潇洒任性?
我觉得我喜欢艺术,想了解更多艺术家和他们作品的原因,里面就有一部分是他们怎么突破大众平庸的想象力去表达。这本书最好的阅读方式是看一篇艺术家的访谈,再去看他的作品,你就会觉得这些艺术家会更加的鲜活,会有和以前看的时候不一样的发现。
《亲爱的提奥》
封面上的副标题写了是梵高的自传,事实上它是梵高和他的弟弟提奥一个通信集, 可以看到,1890年的7月他生命最后的时间的生活。提奥一直在资助他的哥哥,通过梳理这些通信,可以一直看到梵高在跟他弟弟说,「我最近画了几幅画,但是我没有钱了, 我的钱都拿去买颜料了,你能再借点钱给我吗?我保证我一定会成功的。」一直陷入这种循环中,你可以想象梵高当时的挣扎, 看到他一直在陷入一种迷茫孤独。他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失败的,画作不被认可,身体饱受疾病。 其实他的一生都在和这些东西抗争。
我曾经去过法国的阿尔勒小镇,就是梵高的最后几年在疗养院的那个所在地。当时从他的房间看出去, 有一大片麦田。从疗养院走出去之后的就是那出现过在他画里的橄榄树。当时我站在夏天的阳光下,看着那橄榄树,就像穿越了一样,好像我就是梵高,站在那里被绝望吞噬。
梵高的生平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有点像知道结局的小说一样,跟着他,通过他自己的讲述,更加触动他的内心。我读的时候会读几页暂停一下,觉得太难过了,要停下来去哭一哭。也会为他在心里欢呼,比如说他遇到了爱情,或者是今天的天气很好,太阳很好,今天画了一幅画就是他自己很满意的画, 或者是他对景色的一些描写。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梵高他的文字也很好,里面还有他对其他艺术家一些看法,提香,安格尔等。读完了以后会觉得梵高的一生悲惨却又绚烂,绚烂的是他坚持绘画,内心的富足。他关怀寄予他眼里穷人。他被关注最多可能都是他,晚期的作品就像星空,他的自画像。读过他从头到尾的人生可能你会去关注一下他早期的一些作品。 绘画是一个很神奇的事情,你第一次看星空或者向日葵,你不知道梵高是谁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色彩很好看,或者说很抽象, 你的评价就是仅此而已。但是当你了解了他了以后再去看这幅画你就会觉得不一样,他的星空诗好像着了火一样,他的向日葵是那么的热烈。读完这本书 再回头去看,他的一些作品可能又不一样,更加深刻更加鲜活的去理解这个作品,他所在的时代。
艺术家有没有让别人看懂作品的义务?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
我们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家自觉不自觉地担当着传播生活生命中的***和感悟催化人们心灵的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没有哪一个艺术家希望自己的作品没有人能够看懂。恰恰相反,艺术家大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看懂的人越多越好。
诚然,艺术是一个很大的范畴,艺术触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艺术的门类林林总总,艺术又受着地域、民族、历史、文化、风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艺术家表现艺术的形式各种各样,艺术家的造诣素养各有不同,艺术家的审美取向存在一定差异,创作的作品千姿百态,一方面,欣赏艺术的人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和人与人之间的千差万别,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也不一样,不仅会出现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情况,也会出现对艺术作品看不懂的情况。
比如,对于后印象派[_a***_]梵高的一些作品如《星空》等,很多人就似懂非懂。对于抽象派***毕加索的作品如《格尔尼卡》等,很多人就直言看不懂。而对于表现主义***卢西安·弗洛伊德的作品如《救济金的保管员》等,很多人不理解画家为什么要把人画成肥硕无比奇丑无比的样子……。但是,看不懂或不理解并不是艺术家的本意,即便是有些“曲高”的艺术家也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和寡”。
再则,很多艺术品并非一下子就能看懂的,从看不懂到看懂需要有一个理解认识的过程。比如过去很多人对西方的交响乐听不大懂,西方人对中国的民族器乐也不甚明白,但是经过中西方文化的日益交流,这些问题都不再是问题。我们的《二泉映月》在西方很受欢迎,西方的《今夜无人睡眠》在我们这里也广泛传唱。
可以这样理解,虽然不能绝对地说艺术家有让人看懂作品的义务,但没有哪一个艺术家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人们看懂。如果大部分的艺术作品不为人们看懂,也就无所谓艺术的传承发展了。让人看懂,也是艺术作品的本质内涵。
艺术家在创作时,没有义务或责任让观者看懂作品,创作是一回事,欣赏又是另外一回事,也不能因为观者无法欣赏一件作品,就否定了艺术家的才华和成就。
因为人的情感都是相通的,凭直觉可以理解大部分艺术,但有些作品欣赏起来,必须结合思考和智慧,以及个人的生活阅历和生命体验,来完成赏析。
毕加索《玛尔肖像》
艺术家在创作时,就拿绘画来说,首先要构思,再筛选素材,再酝酿和深化主题,待心中有了比较清晰的画面形象后,最后才动笔刻画。在刻画过程中,还要进一步营造画面的局部细节和整体气韵,让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起来,才算成功的创作。
布格罗《心之苏醒》
欣赏艺术时,正好跟创作相反,是一种逆向思维,欣赏者沿着画面的整体格局可以一步步找出画家构图的先后次序,以及运笔的过程,直到体会到画家构思、酝酿的场景。最终体会到画家的情感如同单向的时间轴一样,在画面中一一展开。
如果一个欣赏者做到了这一步,他就完全看懂了一幅画。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每个人的观点都有所不一样,但也不强求所有人的观点可以一致,就像艺术家从来不在乎所有人可以看懂自己的作品,值得注意了,是不在乎所有人都懂看懂自己的作品,言外之意就是最起码要少数人能够看的懂,所以很绝对的说,艺术家是有让别人看懂自己作品的义务,
就拿绘画来说吧,艺术创作虽然可以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表现手法,但并不是就可以毫无章法的天马行空,拿起画笔在画纸上“鬼话糊涂”,然后告诉别人这就是艺术,这明摆着就是“皇帝的新装”,如果艺术家没有义务让别人看懂自己的作品,那就连艺德都没了,
人们通常习惯通过艺术家的作品来了解艺术家的内心世界,然而艺术有艺术的理论和逻辑,当一个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作品连艺术逻辑都没有,或者是模糊不清的时候,是不是要向人们解释清楚你创作的是什么呢?对吧,比如,油画是通过色彩来表达情绪,不同的色彩代表着不同的情绪,
当画作中的色彩运用的混乱不堪时,是没有人看的懂艺术家在表达什么的,而作为艺术家却不能带着个性的说“看不懂的才是艺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世界上***都是艺术家了,到处都是世界名作了,其实这样的说法是自欺欺人的,要知道,人们的审美态度决定了艺术作品的价值啊,如果没人看的懂作品表达的是什么,那么这样的创作还有什么意义呢?
既然创作出来的作品没人可以看懂,那么只好像垃圾一样堆积如山,艺术家一厢情愿认为别人看不懂自己的作品,那是别人不懂艺术,如果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存在这样的想法,那么他根本就不是一个艺术家,很多人没拿过画笔,但并不代表没有心灵感受和艺术认知,作为一个艺术家是完全有义务让别人看懂自己的作品,引导不懂艺术的人去理解艺术、尊重艺术、热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