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号艺术收藏

新媒体时代艺术家访谈节目

  1. 互联网有哪些书画新媒体?

互联网哪些书画媒体


感谢邀请。新媒体艺术当下最鲜明的特征,是与观者之间的关联性和互动性。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让十几年前预设性的、简单的互动越来越向即时性、随机性、移动网络化转变。技术的进步能否佐证新媒体艺术的成熟?在中央美术学院(微博)数码媒体工作室教授费俊看来,国内当下的新媒体艺术还处在早期的阶段。一方面是观众缺乏审美经验,只是从技术层面理解作品;另一方面是缺乏成熟的新媒体作品,很多更像是技术的演示。


已经上演的排队大展“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在媒体宣传中被冠之以“今年最酷炫”、“让观众仿佛置身花海,每朵花会受到观赏者的行为影响,不断随之绽放或凋谢。每个独一无二的瞬间体现的是一期一会的哲思”。然而,观展后,一些期待较高的观众感到展览表述是修辞学上的美化,萌生了“这些声光电的体验能算是艺术吗”的疑问。“在适应了这样一个声光电的现场之后,我开始想要认真地去体验了。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不知是观众太多的缘故,还是作品的实时运算本身有问题,在现场丝毫未能体验到作品的互动性,作品更多像是循环播放的影像,尽管画面美妙,但视觉效果的精细度也不尽如人意。转身处除了花海,便是在花海中拍照的男女。”在技术大行其道、互动性成为流行趋势的情境下,新媒体艺术的展场面临着“景点化”的危险。一味强调技术和互动,会使得艺术展变得与游乐场或者科技馆无异。在今年4月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推出的“身体·媒体II”新媒体艺术展上,法国策展人卡斯特里便犀利地指出,互动应当让展览变得更加丰富,但很多时候恰恰相反,它让展览变得贫乏无趣。与其靠“幼稚”的互动项目吸引观众,不如给艺术家更多创作空间。与成熟的创作相对应,观众也需要理性地、专业地审视新媒体艺术作品。近日,英国《独立报》发文《艺术只是我们自恋的工具吗?》,就讽刺了艺术品公众传播中成为***背景,被“不公平对待”的现象。

新媒体艺术的“新”体现在形式上的创新,但真正打动人心的部分,其实一直都是艺术中那些千百年来不变的蕴含。作为艺术家或者观众都不能被新鲜技术左右,应透过表象对艺术本质报以尊重。

央美美术馆策展部主任王春辰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新媒体艺术还没有达到应该有的程度。“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里,艺术家群体相当庞大,但新媒体艺术家少之又少。第一是由于人们对新媒体艺术认识不够,第二是它需要得到的资金、***支持不够。”近年来,业界学者也指出,新媒体艺术作品的交易性、流通性不显着,并不存在书画门类那样的收藏市场。虽然也有作品走上拍卖,但即便是有代表性的新媒体艺术家张培力、杨福东的作品,其价格也与同时代动辄百万、千万的艺术家不能相提并论。王春辰认为,“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更趋向于和社会同步发展,和时代性紧密结合,历史和时代意义特别明显。新媒体艺术需要有历史抱负和资金能力机构收藏,也需要大的藏家收藏。”此外,再加之以赞助者、基金会制度的建设,方能成为新媒体艺术获得良性发展的基础。

虽然没有大的收藏市场,但并不能就此判定新媒体艺术没有商业价值。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管怀宾曾指出,“需要重新界定艺术市场这个概念:藏家是一种市场,粉丝是一种市场,社会普遍关注也是一种市场”。眼下,在大型的博览会中、在许多商业活动里,或是在企业产品发布会里,策划者和商家普遍认识到了新媒体艺术的魅力,许多人都在尝试将商业与新媒体艺术相结合。6月中旬,张艺谋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对话·寓言2047》在北京首演。这一场将传统文化融合iPad秀、激光表现的观念演出,同时也是一次与上海通用汽车别克品牌合作;本月,小米公司也将联合今日美术馆,跨界合办“。zip未来的狂想”新媒体艺术群展。可以预见,利用“烧钱的”新技术创作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在企业资金的加持下能够焕发出耀眼的光彩;但同时也要思索,在商业宣传与艺术理念并行的时候如何更好地共存共生,相得益彰。警惕艺术弱化,只剩下“新媒体”作为招徕顾客的噱头。

新媒体时代艺术家访谈节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转载来自:《走到十字路口的新媒体艺术》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新媒体时代艺术家访谈节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enhilltechnology.com/post/7580.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