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家喻户晓德艺双馨的老一辈歌唱家,你熟悉知晓多少呢?
中国的老百姓歌唱家有50一60年代,郭兰英,李谷一。其他不大清楚,后来70一80年代后,有很多歌手了,如:张大为,陈百强,梅艳芳,张国荣,谭咏麟,关正杰,郑少秋,刘德华,黄家驹,潘美辰,费玉清,千百惠,邓丽君,王昆,邓玉华,才旦卓玛,于淑珍,马玉涛,胡松华,李双江,刘秉义,郭颂,那英,等等!
那些家喻户晓,仅健在的徳艺双謦老一辈歌唱家,我熟悉知晓的有如下十六位:
于淑珍 1936年出生于河北省阜城县,原籍河北东光县,原天津歌舞剧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代表歌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泉水叮咚声》、《月光下的凤尾竹》、《李双双小唱》…
刘秉义 1935年6月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原中国轻音乐团男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代表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牧歌》、《回延安》、《延安颂》、《游击队之歌》…
郭兰英 1930年12月出生于山西平遥,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歌唱家。代表歌曲《我的祖国》、《南泥湾》、《人说山西好风光》、《白毛女》、《小二黑结婚》…
当代在世的书法家沈鹏、欧阳中石、李铎,哪个艺术成就高;你更喜欢谁?
沈鹏最高!个人观点,不喜可喷!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能用各有千秋来讨好卖乖,只能选一个!数百年后,历史会无情的,该去去,该留留!
沈鹏的行草书得古意,篆籀味道足,可能得之怀素张旭等人……同时,还有然隶书的古韵!
至于篆籀味道,主要表现其线条中端,圆劲饱满,立体感、节奏感、力量感都足,篆书的线是行草书最缺的,也是最能体现古意的线……
至于隶书古韵,我觉得沈先生的行草中主要表现部分字的收笔,个别字结体上也会呈现!如图二作品中“来”、“上”、“报”、“仔”、“零”、“年”等字……
问题是,这样揉合不是简单拼凑,而是自然、和谐、统一……
欧阳中石的作品不是不好,与沈先生比,下了一大截,但是,教育之功,不可小瞧!
李铎的作品,功力深厚,但是这样水平的人多了,一抓一大把,特别是当今……毕竟做不到像沈先生那样入古又有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
上午翻书,正好看到一段:草书虽然有法度,但草法只是文人间约定俗成的书体,百姓多不知晓,故榜书一般不用草体……云云。
不由想起汉代赵壹的《非草书》。草书出现不久,即受到士大夫的喜爱而风行,可草书难辨识,一般百姓认起来很困难。
可是,近2000年过去了,草书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
上面那段文字也好,赵壹的担心也罢,其实说明一个道理,即草书的欣赏需要一定的书法审美能力和专业知识,并非每个人都能欣赏得了。
正如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杨振宁评价范曾是几百年一见的书法大师,这不禁让人喷饭,一个搞物理的专家,如何能评价一个人的书法水平?
在当今在世的书法家中,我认为李铎、欧阳中石等人的影响力不会有超过沈鹏的。
关于沈鹏的书法,我且摘录一点专家的观点,不喜欢他的书法的人,可以不往下看了。
1、用笔
沈鹏的草书,在笔法上具有历史的提炼,已形成自家骨法用笔、迟涩取势的重要特色,开一代新风。
这些人绝对是当代书法的3大明星,本来想用3大书法家来表述的,想想还是明星这个词更适合他们。
就这种字,如果只是个民间书法家写的,有谁能从中看出艺术成就?恐怕绝大多数人会说是这是普通书法爱好者的写的不入流的作品。
没一个笔画见功底,没有一个字结构合理,没有一点点精气神,何来的艺术?就这种字还靠权力广收门徒、拉帮结派 、指望在书法史留名,欺天下人没有见过古人的字帖吗?
李先生这幅字有练过的痕迹,写的也有模有样,但是并不杰出,也不过人,当代达到这种水平的如过江之鲫,这种字艺术水平是有点,但是还没有达到值得研究的地步。
沈鹏先生的这幅字满纸古味,有明显的传承痕迹,而且又有自创的风格,这种字艺术性很强,也有较高的艺术成就。足以与明朝的书法家并驾齐驱。
书法是踏踏实实的学问,不是靠官位靠媒体炒作就能流传千古的。也不是靠拉帮结派就能在书法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
沈鹏老先生、欧阳中石老先生、李铎先生、这三位都是当代的书法大家。
沈老的字洒脱,中石老的字功底深而老辣,李老字雄健。
他们字,我都很喜欢。若论尤爱,个人偏向于李铎先生的字。
这三位书法家都是当今著名的书法大腕,要论在书法界的地位可能当今无人能及了,其艺术成就有多高,现在不好论断,但是现在好像网友们并不买账,尤其对于沈鹏和欧阳中石的批评的声音也非常多,只能根据他们三人的特点,谈一谈我个人的喜好。
这三位书法家,欧阳中石、沈鹏、李铎他们的书法各有特点,欧阳中石擅长从楷书,是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的掌门人,也是最早从事书法专业教育的书法家之一,声明远播,我平时在山东到处都能够看到他的题字,以前上高中的时候非常迷恋他的书法,当时看他的书法真迹,其用笔和结构的确让我震撼,现在对他的字并没有特别的感觉。
欧阳中石书法
沈鹏主要擅长草书,尤其是狂草书,还曾担任过书协的掌门人,在书法界很有影响力,现在也一直在从事书法教育工作,他的工作室培养了不少当代著名的中青年书法家,著名的有“沈门七子”。我有他的草书作品,上大学的时候临过他的小草,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有帮助的,因为我当时正在学习王羲之的《十七帖》,因为不是墨迹,很难理解《十七帖》的用笔,练了练沈鹏的才有所悟。对于他的草书我还是比较喜欢的。
沈鹏草书
李铎是一位军旅书法家,他的字学习明清大字行草书,他的大字笔力雄健,很有气势,我比较喜欢他中年时期的书法。现在对于他的书法很少关注了。
李铎书法对联
总之这三位书法家在当今能够功成名就,其书法必有过人之处,至于艺术水平的高低,还是留给后人去评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