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究竟希望在美术馆里收获什么呢?
每个人去美术馆的动机不一样。怎么说呢?我一般去各地旅游,在参观旅游风景地之外,都会选择去当地的博物馆和美术馆看看。去博物馆的理由很简单,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去美术馆呢,目的就没有那么明确了,主要是有什么看什么吧。
我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每个周末都会去中国美术馆参观游览。去年回湖北老家,我看了湖北博物馆之后,后来又去了湖北省美术馆。
仔细回想,每次去美术馆的参观收获不大相同,看油画,我喜欢的是那一类写实主义的作品,比如类似陈丹青的西藏肖像系列,罗中立的父亲,刘小东的对生活回忆作品系列,这一类作品能够让你回忆逝去的生活,消逝的时光,勾连你想起某些特定的时代记忆,美好或者忧伤,一刹那,打动了你,浸染你,让你进入了非现实的世界,忘了现实的存在。
还有一些中国古代的绘画,花鸟,文人山水,感觉也很好。看这样的作品,能够让你看到几千年的历史中国,感受到中国的文化风***,体验当时的画家对他们所处的是时代的感受和记忆,帮助你领略那些不同的历史和朝代的风貌。
当代艺术嘛,风格丰富有杂乱,艺术多元,我更多的是看雕塑和装置艺术作品,比如一次在广州美术馆看到王广义的回顾***时期系列作品,工人有力量,工农兵大批判系列雕塑,在美术馆前面,他做的群像作品,个个高大,聚集在一起,非常有冲击力和震撼力。
0.美术馆是一种特殊的博物馆,所有的博物馆都是通过营造一个展品诠释的空间,使观众和展品处于同一诠释空间中,藉此来营造出一种特殊的体验,这种体验的核心,就是人(观众)和物(展品)的特殊关系。
1.所以,在美术馆中参观,获得的体验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感受,体验的效果取决于我们和展品建立起怎样的关系来。很多人参观过博物馆、美术馆之后,抱怨说“没看明白”,这种情况,就属于人和物建立联系的失败,这也是各个博物馆、美术馆极力避免的情况。但是由于展览手法的特点,观众既有知识的缺乏等等原因,实际上这种“没看懂”的状态,成了博物馆、美术馆观众的最常态。
2.人和物建立联系之后,类似的体验就可以转化为收货。对于观众来说,在展览中获得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对展品本体***息的感知。这种感知不太依赖于诠释,属于“所见即所得”式的,这也是观众到博物馆、美术馆参观最常见的收获。当然,由于博物馆、美术馆的公共属性,观众无法近距离接触甚至触摸展品,所以这种直观的感知依然是间接的。
3.还有一种常见的收获属于逻辑思维层次。人参观单一的展品的体验和参观展品组合的体验是不一样的,展品组合往往可以表达更深刻、更复杂的逻辑信息,无论是类型学上的还是时序上的。譬如,参观单独的一个周代的鼎和参观一组列鼎,所感受到的信息也是不同的,列鼎包含了制度层面的抽象***息,比单独的鼎更为复杂。
4.通过展品信息的感知,观众还可以通过展览感受到精神层面的收获,无论是陶醉、沉迷、启发、顿悟等等,都有可能出现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这种高级的精神关怀其实是一座好的博物馆、美术馆所追求的,通过影响人类的精神生活来塑造人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