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今人们都能欣然接受媒体或同行尊称自己为艺术家或老师?
资历比较老,或者真的是老师的,比如何炅,黄磊。或者老艺术家叫老师还比较符合。
有些是自封的,好的演员,德艺双馨可以称为艺术家,但很多明星,连演员的名头都担不起,就只能叫明星或者艺人,不是艺术家。
有才才有艺,有德才是师。无才无意义,没品无良师。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
比如古时候叫有学文的我称先生、现在是个男的都可以称先生。古时候有钱人家叫小姐现在是有钱才去叫"小姐",以前叫公主的没几个人能见到,现在叫公主都变成主播了。以前叫一声"同志“是多么的暖心啊。现在一叫一声同志起一身鸡皮疙瘩。以前有钱的称呼老板,现在***都可以称呼老板,但不一定都有钱。以前叫帅哥、现在称亮仔、以前叫小白脸现在叫小鲜肉。
现在时代不同,人们的地位不同,职位也不同,名片上的名称也是多样化,少则一两个,多称十几个,久而久之见怪不怪,也能欣然接受,叫什么不重要,称呼而己。
现在见面尊称老师,在有些地方属于见面打招呼的普遍称谓,与之前的同志,称谓是一样的。表示略现尊敬之意。
众所周知,艺术家及老师这种称谓。在过去不是一般人能担当的起,因为俱备这两种称谓的,要不德艺双馨,要不学富五车,是真俱备及担当!且要被大家普遍认可!这不是自己拉人头得来的。是大众发自内心的认可。
时下,一些浅薄的会写几笔字,会画几笔画,会说几句话就甚至自封为书法家、画家、教育家,是对艺术和老师的亵渎,是自己膨胀,自我贴金行为。媒体及同行不应助长这种不正常现象。
真正的艺术,雅俗共赏。真正的艺术家和老师,也从来不是张扬的,也不会去到处展示,到处显摆自己。他们从来都是默默耕耘,却熠熠生辉。
时代不同了,人与人之间的尊称也随之变化。
同行之间互称老师,体现的是各有所长、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慢慢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而在媒体采访时,记者对被采访者称艺术家或职称或职务,可能是为了便于观众了解被***访人,也无可厚非。
被媒体和同行称为艺术家,首先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这是那些实力欠缺的艺术人特别需要的,正是:实力不够,称号来凑。之后,借所谓艺术家的封号,可以骗财丶骗色丶骗地位,如此,岂能不喜欢“艺术家”的虚名?
如何评价白岩松的文章留住乡愁而不是想起故乡就发愁?
白岩松,在朗读者收官的一期节目中,以故乡为主题,讲到了什么是故乡?故乡就是你在年少的时候,天天想要离开,等你长大了的时候,却要天天想回去的地方。
同时,白岩松也讲了什么是乡愁?乡愁就是渴望儿时的,一段仿佛近在昨天,却又远在天边的昔日回忆;乡愁就是孤立在积雪之上的果树面前,陌生而又熟悉的热浪翻滚在胸间。
这句话,说出了无数游子思乡的真切情怀。不论脚下的旅程走了多远,时光带走了多少哀思,却永远带不走心中那份对家乡的眷恋。也不论游子的身份如何变幻,地位如何显赫。当有人问白岩松是哪里人时,他依然毫不犹豫地说,呼和浩特的,内蒙的。
白岩松在***访斯琴高娃时,面对来自蒙古的艺术家们的欢歌载舞,那个曾经以为遥远了的故乡,在瞬间重新被激活,原来风筝线从不曾剪断,它一直在。
一个人在面对,久已尘封的记忆,再次瞬间撩拔,内心必然波澜起伏,五味杂陈,百感交集。过往云烟,依稀可见,那熟悉的人、记忆和土地,内心也因此踏实而丰盈。
乡愁,浸泡过无尽思念,却无以言表的心境。它是隐隐约约的声音,朦朦胧胧的容貌,梦萦魂绕的土地,不离不散的亲人,飘忽不定的思念,情深似海的情愫,还有断断续续的惆怅。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每一颗游子的心,都会始终牵伴这种愁绪,在自我孤独的时候,自我欣赏,自己抚慰,自我消磨。乡愁是游子心灵的一盏灯,照亮了他们在陌生城市的每个角落,给了他们足够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心;乡愁是游子的寄语,每每回答有关家乡的话题,总是充满了企盼和热情;乡愁是游子的寄思,时时刻刻盼望着家乡那头的爹娘幸福安康。
留住乡愁,也就是留住思念家乡的愁绪,留住往昔的声音、味道、记忆和时间的距离。
那么,接下来该回答题主的问题了:为什么不是想起故乡就发愁?如果换成这个主题,完全背离了异乡人的初衷。因为,乡愁是一种意境,而发愁则是一种愁眉苦脸的状态。
白岩松在回忆故乡时,是满满的依恋,情感上是一种缠绵和徜徉。如果乡愁改成发愁,肯定会令人联想,这个异乡客是不是在外不顺心,或者说是不是在故乡遇到了什么遭难的事儿,所以才陷于苦恼当中。无疑,异乡人的愁苦掩盖了原本淡淡的忧思。这无异于,本来是平静的湖面,泛着潋滟的波光,多美的画卷,你非得弄得汹涌的海面,一派浊浪冲天的场面,这适合思乡的情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