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一个活动,艺术展览形式,小型,有互动,哪位大神有文案?
1. 活动概述
- 活动名称:
- 活动日期:
- 活动地点:
- 目标受众群体:
2. 活动目标
- 主要目标:
- 次要目标:
3. 活动内容
怎么从艺术展览中学到东西?
第一是作品的分門別類,各具特色、特點、特征。第二是她的借鋻和創新手法。繼承和發展。第三是她的藝術門派流派統派。第四是
她的風格樣式,題材,主題,文風,文彩,技巧等。第五是思想性和藝術性,社會效果和教育性,娛樂性。第六是看她的歷史淵源流長,要看得入木三分,如斟酌,推敲,創造力。……
首先,去参加展览之前了解它的背景。比如,博洛尼亚插画展是国际上水准最高的插画展之一,成就了“奥斯卡”的地位……
馆内作品稍加了解一下,插画展作者很多,来自不同的国家,画风不同。有喜欢的作者可以提前了解他及其作品的含义。
其次,就是入馆参观,有讲解的或者二维码讲解的及时收听,结合作品听讲解才能更好的与展品交流沟通,了解其深意。
最后,懂与不懂,其实无甚重要。重要的是你参与其中,感受作品的气质,已经是很美妙的事情了。
祝您看展愉快!!
我认为陈列式展览,并不引导人们去学习东西,博物馆是一种陈列式的展览。它的作用是保护人类文明的成果,并展示它,从卢浮宫到故宫博物馆,不管展示绘画还是古董,都是基础式的陈列,意思就是把一件东西放在博物馆让人们观看。
它不周于画展最基本的就是了解展览的主题,举办的意义,艺术家及作品等的简介,分为主题展和个人展。
1,主题展更多的关注展览主题,因要把各个艺术家各种作品串联成一个主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可以先通过官方和各种渠道了解一下主题,这样才能欣赏作品将展的主题,作品的内涵策展人的意图三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2,看个展,要多关注艺术家本身和作品,风格和内涵也多有变化,因此看个展透过作品去发掘艺术家身上的东西,我是这样理解的。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看展时,其实有不少抱着以“提高生活水平及审美趣味”为目的的“外行人”,他们大多数时候都处在一个“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干什么”的迷茫状态中。因为没有受过相关教育,没有对应的美学知识储备,所以看不懂作品、不了解作品的背后意图是常态。由此才会出现拍照发朋友圈、给作品配文等玩味状态。
而还有一群人,则是懂一些门道却没有深究的“半吊子”。
当你在看一幅作品时,有时即使看了作品简介也没有办法get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内涵,这一定也时常发生,而大众常常会带上自己的阅历进行解读。这对于本身就是要引起大众共鸣及思考的作品来讲当然是一件好事,可是有时人们会过度揣测艺术家的意图,从而闹出不少笑话。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艺术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在艺术面前人无高贵卑贱之分。只是,在我们提升自身审美时若懂那么一点点门道会不会更好呢?
作为在艺术展览领域工作了4年的工作者来说,展览中如何学习到知识是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策展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为参观者,首先需要了解展览的背景和主题,其实艺术家也好,策展人也好,都是希望能够与观众交流的,所以要在展览中有所获,可以给大家几个建议:
1、背景知识了解。
每个展览在前言中会描述展览的目的、内容等信息,这是展览中学习的第一步。其次,观者可以提前做好功课,针对展览的内容首先对一些基础知识有所了解,比如展出的作品类别、作者等。
2、学会倾听
在展览中一般会配有展览讲解员,跟随他们的讲解是对展览知识最好的吸取。
3、要会提问
在展览中不懂的问题可以与艺术家直接沟通,艺术家普遍是非常愿意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的。比如作品创作的背景,表现的内容,创作手法,甚至是观看的感受,都是非常好的沟通问题。
4、喜欢就要多看
艺术知识的获取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渐获得的,一开始可能很难,但过程中你会发现越来越有兴趣,自信心也会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