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号艺术收藏

弘文艺术展览,弘文艺术有限公司书城

  1. 网上流传的欧阳询的《兰亭记》是否是其本人所作(书写),你怎么看?

网上流传的欧阳询的《兰亭记》是否是其本人所作(书写),你怎么看?

个人感觉现在流传的欧阳询楷书兰亭记并非他的真迹

从历史上说,唐以后的1000多年里,这本楷书作品没有任何的注录。欧阳询的楷书历代学习者都不乏其人,如果真有这么一件兰亭记楷书作品,不可能从来没有人提及过。事实上,最早关于此帖的记载都是到了清末。以此推断,此帖很可能是清中期学欧的高手所伪造的。

风格上看,欧阳询的楷书硬中带韧,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而楷书兰亭记则只见瘦硬不见韧。只能说欧公笔法之高,后人难以完全企及。

弘文艺术展览,弘文艺术有限公司书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清两代学欧者不计其数,但都是工整有余,活泼不足。此帖也正是体现了这个特点。

《兰亭记》所署年月是贞观二年,《九成宫醴泉铭》则是欧阳询在贞观六年所作,二者结字特点极为相近,贞观二年欧阳询应该写过《兰亭记》,但现在流传的版本是不是欧阳询原作就不好说了。

但是《兰亭记》原拓用笔显得呆板生硬,缺少变化,和欧阳询的其他楷书作品如《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碑》、《化度寺碑》等相比,相差了很多所以我认为,欧阳询在贞观二年极有可能写过《兰亭记》,但原碑已毁,后人重刻,我们平日所见《兰亭记》即是后人重刻版本。这也说明了《兰亭记》早于《九成宫醴泉铭》,却保存的比《九成宫醴泉铭》完好的原因。

弘文艺术展览,弘文艺术有限公司书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无论《兰亭记》是不是欧阳询原作,都不建议去直接学习它,因为欧阳询楷书有更好的碑帖,如上面所提几部都远高于《兰亭记》,仅作于资料性书籍可以的。

我认为楷书《兰亭记》是欧阳询的作品。为什么这么说呢?《兰亭记》笔画挺秀劲遒,结体险绝严谨,气势高雅雄浑,符合欧体的特征。本人习欧三年余,对欧体的笔划及整体有较深的领会,我认为《兰亭记》堪谓欧体书法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关于欧阳询的碑拓版《兰亭记》是否为其本人原作的争论,历来有很多说法。著名欧楷大家田蕴章先生曾经专门对此进行过考证并作出定论,认为这确实是欧阳询本人所书。

弘文艺术展览,弘文艺术有限公司书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为一个资历不深的书法爱好者,我没有资格和能力判断这幅碑帖的真伪。但我非常尊敬田蕴章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他的结论我深信不疑。


欧阳询及其《兰亭记》

欧阳询是隋末唐初人,唐代著名书法大家,他的楷书工整严谨,法度森严,独树一帜,同柳公权、颜真卿、越孟頫一起,并称为“中国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楷书《兰亭记》,笔画挺秀劲遒,结体险绝严谨,气势高雅雄浑,堪谓欧体书法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我感觉《兰亭记》中书法既有《九成宫醴泉铭》的风韵,又有《皇甫诞君碑》的影子,但却比“九成宫”帖更舒展,比“皇甫碑”更秀美。

欧阳询于贞观元年任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兰亭记》落款时间是贞观二年,署“渤海欧阳询”是没有问题的。而《九成宫醴泉铭》落款时间为贞观六年,当然也可以署“太子率更令”这个职位了。


田蕴章先生考证认定《兰亭记》为欧阳询本人所书

《兰亭记》目前只有拓本,没有原碑,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帖是后人集欧阳询字刻碑后拓印的,碑文不是欧阳询本人手书。1987年,著名欧楷名家田蕴章先生听说在山东发现比较早的《兰亭记》拓本,他本人亲自到山东考证,经仔细鉴定,通过分析碑帖结字、章法特征,他认为《兰亭记》拓本不是集字本,而是欧阳询本人所书。

田蕴章先生出身于书法世家,从小学习欧体楷书,现在是南开大学书法研究生导师,毕生研究和学习欧阳询楷书,在欧体书法继承和发展上作出了重要贡献。田先生治学态度严谨,为人温和谦恭,我虽然从未无缘谋面,但从一开始习书就听其书法讲座,获益很大,对田先生本人我也是敬重有加。

我是一个业余书法爱好者,深知自己没有资格,也没有专业能力鉴定《兰亭记》的真伪,但我深信田蕴章老师的鉴定结论:《兰亭记》书法是欧阳询本人所作。

古人书写是一种艺术,也是后人的文化传承,关于是否本人所作。这个考古专家也不能一眼断定。真伪。只能根据历史纪律判断。真伪对于百姓而言,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欣赏古人的书法境界。

《记》也是一种文体;而通观《兰亭记》全文不就是抄录《兰亭序》的全文,这哪里是《记》的体裁?“博览经史、尤精三史”,主持编撰百集《艺文类聚》的欧阳询岂能不懂? 3、《兰亭记》碑文中还有十二个字的写法与《兰亭序》原迹不同,其中重要的、仅次于“怏”字的是“及其所之既惓,情随事迁”的“惓”字。纵观古代名人写《兰亭》都写为“惓”字,只有《兰亭记》中写为“倦”字;虽然古文中有时“惓”与“倦”通***,但此处“惓”的读音和字意都与“倦”字不同。 4、《兰亭序》全文324字,而《兰亭记》正文325字,多出一个“(曾)不知老之将至”的“曾”字。这个字在唐代的“响榻法”《神龙本》等摹本上是没有的。石刻《定武兰亭》是欧阳询用“响榻法”摹真迹《兰亭》后,太宗敕令勒刻上石立于禁中的。这个“曾”字是  南朝·梁书法家徐僧权的押署残迹。观《开皇兰亭》《定武兰亭》拓本的第15列末“不(知老之将至)”字旁边补有“曾”(或隐约“僧”)字,是押署“僧权”二字漫漶残存。 5、唐太宗李世民酷爱兰亭,敕令文臣临摹。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时为秦王的李世民命侍臣从辩才处赚得《兰亭》真迹,贞观十年(636年)太宗命弘文馆学士冯承素、诸葛贞、韩道政、赵摹等人“响榻法”摹成副本,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人亦有临本。观欧阳询的《定武兰亭》亦书为“怏然自足”;又怎么会早在贞观二年二月的《兰亭记》中书为“快然自足”?唐代离晋代不远,文辞变化相对不大,又有《兰亭》真迹获观,况且欧阳询身为弘文馆学士、学识渊博、才华出众,所以他绝对不会出现上述这类低级的错误。 6、把《兰亭记》与欧阳询的楷书石刻并几对观,无论是??年的《皇甫诞》、贞观五年的《化度寺》、贞观六年的《九成宫》,还是贞观十一年的《虞恭公》,都与《兰亭记》在笔法、结体、神***上有异。既非一脉相承,也可以断定是非一人所书丹。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enhilltechnology.com/post/23869.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