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来策划一项大型的艺术展览活动呢?
个人是无法全程策划的,这最少需要一个5人左右的小团队,最好是在10人或以上。
首先分工要明确,要有详细的策划书和应急预案
1指挥
负责全局 蛇无头不行 负责邀请重要人士
2场地沟通
没有地方是肯定不行的 细节上停车场 卫生 安全 饮食 舞台灯光等等都需要提前沟通确认 尤其是场馆工作人员的沟通 卫生最重
3作品和人员邀约
4后期保障
备用物资 工作人员饮食 礼品 等等 涉及面广 杂 细 尤其是饮食方面需重点注意
从事了8年的活动策划,从明星演唱会到路演宣传活动,所有类型的活动都做过了。里面有很多地方是大同小异的,如何策划一场艺术展览,我来说说我的经验。
一场活动主题是什么?核心是什么?这个在做活动策划前就需要明确。特别是艺术展览,它的艺术属性就决定了它的受众。
而且明确的主题还是后续宣传的重点,这一点没有弄明白,会直接影响后续的工作。
很多活动有声响没人气,主要问题出在受众方面。比如一些医药类、工程类的活动,这些活动人气就不如车展、房展。因为受众面不同。
同样的,艺术展览也会受到细分市场的影响。比如字画、工艺品、还有其他类型的艺术形式。不同的内容,受众也会不一样的。别出现宣传出去了没人来的尴尬局面。
国外展览“引进来”井喷,中国艺术家该如何应对?
你说的是西画吧。西方绘画艺术对我国冲击很大,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涌入我国的,不能说不好,我看是好事,但是如果占据我国文化市场,那就不是好事,那么中国的艺术家应该好好深思了。是我国几千年的古老文化不及西方文化吗?显然不是,到底为什么呢?我想金钱利益,盲目崇拜导致我国古老文化不能坚守阵地,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
展览是一回事,收藏和市场又是另外一回事。
其实不太明白题主问这个问题的最终目的,这似乎涉及到好几个方面,其他文化语境下被创作的艺术作品是否能在中文环境里引起有效的共鸣?中国艺术家是否应该***取更为国际化或者更为本土化的策略来应对全球均质化?在资本将不同的艺术形式聚合到同一个展示平台时,中国艺术家如何脱颖而出?
但事实上这些问题在理论层面暂时还无法定论,我们生活在潮流当中,暂时无法抽身对其进行“凝视”。而如果我们讨论的是艺术市场和当代艺术品收藏,则又是另外一回事,因为在目前的中文语境下还并未有类似于西方的、相对健全的体制。本土艺术家在该层面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建立起适合的“利益模式”。
近年来确实有不少国外艺术家在中国进行展览,或是完全打着另一文化下的旗帜符号来做展示,如法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奖项“杜尚奖”这几年持续不断地被“引进”。2017年上半年,红砖美术馆推出了“高压 – 杜尚奖·法国当代艺术现场”,展示了艺术家卡德尔·阿提亚(Kader Attia)、拉蒂法·艾霞克茜(Latifa Echakhch)、西普里安·加亚尔(Cyprien Gaillard)、多米尼克·冈萨雷斯-弗尔斯特(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洛朗·格拉索(Laurent Grasso)、马提厄·梅席耶(Mathieu Mercier)、朱利安·佩维厄(Julien Prévieux)和塔提亚娜·图薇(Tatiana Trouvé)八位活跃于国际舞台的“马塞尔·杜尚奖”获得者的作品。“杜尚奖”基本被认为法国当代艺术最重要的奖项,每年获奖的都是在国际舞台最为活跃的生活在法国的青中年艺术家。
时隔一年后,清华美术学院艺术博物馆与当下又举办了名为“融——法国杜尚奖提名艺术家作品展”的展览,这次不仅仅展示了几位获奖者的作品,几位曾经的提名者也被邀请参加了展览。“杜尚奖”持续不断地被“引进”中国,也说明在现代艺术上“断代”、“缺失”、“未参与”的中国文化在面对西方文化所构建的当代艺术语言时的不自信以及对突破的期待,但许多的中国青年艺术家并未着力在发展本土艺术语言或形式上,相反则是利用信息不对等带来的“智识优势”而游走于中式集体主义体制内,为自身谋求利益,这样下去,恐怕我们一直会面对“引进来”的展览。
卡德尔·阿提亚(Kader Attia) 《环理论》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