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为巴黎圣母院哭泣的明星是什么心态?
00
呼吁法律
3分钟前 · 航天科工集团工人
如果捐款,能得到法国在我们需要时的关切,比如南海问题,比如台湾问题,比如一带一路问题。
我以为捐款还是需要的。
国与国之间的关切是互相的。和人与人之间的关切是一样的。
比如,我国的火灾也需要捐款。遇难消防员也需要捐款。
相信很多人已经从自己不多的收入中拿出了钱,捐给了遇难消防员家庭。只是没说而已。
如果法国能捐当然更好。说明两国的关系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巴黎圣母院,英国温沙城堡,圆明园。都是人类文明的见证以及令国人乃至全世界引以为傲的伟大的建筑。尽管说,我们所建造的,我们也可以重建。但,原始的历史感的厚度和人文情怀,哪能是重建这样的一句话可以涵盖的?不敢说,每一个为这场火灾哭泣的人,都有同样的情怀。就像当年我们的圆明园遭到毁灭式破坏时,有人愤怒痛苦,有人心疼惋惜,有人也就那样轻轻一声叹息。一切,都是亲历者的初始表现为主,只有亲历过,才知切肤之痛。没有亲历,也可痛惜文明建筑的损毁。这也是真实的一种情怀。希望,巴黎圣母院尽快得到募捐开启重建之路。
巴黎圣母院冲天的大火,不仅烧的是一座建筑,更是世界人民爱美的心情。
也许有人说明星们是感情泛滥,是在演。其实更多的原因,是因为明星跟我们不是在同一个生活维度。
我们普通人的每天,是面对酱醋茶跟柴米油盐,首先面对的是生存的问题,然后才是马斯洛心理学所涉及的精神方面的追求,试想每天苦哈哈的挣钱,想着怎么还房贷,即便知道了巴黎圣母院惨遭焚毁,也生不起应有的同情心,因为巴黎的这座艺术的殿堂,离我们太远。
反观明星,比如任性的梁朝伟,心情不好就飞去英国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喂喂鸽子,排解下郁闷的心情,估计赶赶时间,还不耽误回香港喝下午茶。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老用自己的视角去衡量所看到的世界,我们知识,境界的局限性,在不知觉中,就限制了我们的眼界,最后我们会发现,同一个事物,我们看到的,跟别人看到的,真的不一样。
同理,明星们接触艺术品的机会,跟曾经,比普通人要多,也要高。耳濡目染,艺术跟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他们对艺术的敏感性,比一般人,要高的多。
我不是明星,也揣摩不透他们的真实想法,或蹭热点、或有什么情结?又或许,他们只是为曾经辉煌的文明表示遗憾吧!
一枝花的一生:孕育、发芽、成长、开花、花落……周而复始。
一个人的一生:孕育、出生、成长、青春、中年、老年、入土……
生老病死,这是人类永久的“轮回”。
我想,巴黎圣母院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地标,一个建筑,更是人类本世纪文明结晶的代表之一,塔尖的坠落,是人们心中认为的顶尖文明的“坠落”,所以才会感到痛心。
就像人总是对年少的青春岁月念念不忘,因为那是人一生中最美好和难忘的年华吧。
时光易逝,不复返呀……
也没必要过分的去探究人家的心态和想法,毕竟个人情绪和你我无关。巴黎圣母院失火我刚听说也有是有点难过的,一下子想起那么多文学作品里都描绘过的巴黎圣母院就这样消失了。也没什么太多的想法就觉得真是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