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期有哪些适合女生拍照的复古又有格调的展览?
m50创意园。
m50创意园前身是纺织厂,一进园区低矮房子,保留原先老厂房的模样,尊重老建筑很棒,复古感足,建筑外观也有涂鸦。但是一进到建筑里面,改造的别有洞天,各种艺术商店,还有画廊办的展览。这里聚集了大量画廊艺术机构,即使是商店也是偏向艺术。
所以这里聚集大量文艺爱好者,复古感满满,艺术工作室和画廊又不失格调,非常适合拍照。近年来,上海老建筑改造的园区越来越多,再加上上海大力发展西岸,m50园区影响力感觉比之前影响力小了,不过还是很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
另外推荐
1、上海西岸艺术中心,画廊聚集地,上海大力发展地区!相对建筑比较新,复古感差些,文艺感满满,非常值得以来再来的地方。展览比较多。
2、思南公馆,聚集了大量独栋百年老建筑,格调满满,非常适合拍照,展览少些。
3、上生·新所,也是工厂老建筑改造的园区,万科项目,非常文艺复古,还有一个颜值很高的老式游泳池,也值得去打卡。它们也有展览,比较少。
听朋友说有个最近会有个赫本展,除了觉得人太美,还看过不少她的电影,罗马***日最爱。除了这个在考虑范围内,还有一个现代艺术画展也准备看看,据说第一次在中国展出,两个都在上海
交互媒体艺术是如何通过不同的媒介实现沉浸体验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媒介和社会二者的关系就像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媒介的进化发展,是传播载体的进化与发展;传播载体体现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传播方式在决定了人类文化形态和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结构;而人类文化形态和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方式的演变则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演变。说到底,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人类使用传播媒介的历史,也是媒介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人类通过使用、控制传播媒介,使文化得以延存下去;而传播媒介又以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对传播的信息加以缩减或扩大。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逐渐代替或融合了传统媒体。在新媒体中数字技术以及视频手段的运用,让受众更多参与到艺术展示中来。交互媒体是新媒体的一种,是能够建立用户双向沟通的媒体,是指用户能够主动并积极参与的一种媒体形式,那么如何通过媒介来实现互动体验的呢,首先融合传统媒介,电视技术已发展好多年,它属于传统媒介,技术融合后,可以让观众在观看春节晚会时,与节目组连线实时互动、扫码抢红包、对最喜爱的演员和节目投票等行为参与进去。另外在现代网络系统中,超链接和搜素技术借助网络和智能手机扩大了受众浏览自由度,浏览和信息反馈变得十分方便和不在受限,让受众沉浸于中,更加直接和便捷。数字时代,手机已经集网络、购物、***、观影等于一体。我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5G时代的来临,交互式新媒体可以在更多的领域带给我们更好的体验!
2015年,兰登国际(Random International)的《雨屋》(Rain Room)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登陆。为期4个月的展期内,吸引了近20万名观众,人均排队时长超过2小时,为的就是去现场感受那场时长10分钟、却不会把人淋湿的室内雨。那场演出标志着风靡全球的“沉浸式”展览、“沉浸式“媒体在中国的兴起。
2017年,源起于日本的teamLab展在中国场场爆满,人们沉浸在光影视频和声波环绕中,真实和虚拟的界限被打破。这些沉浸式数字艺术展背后的支撑则是复杂的多媒体和AI技术。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腾讯也有一支团队,行走在科技与艺术的交叉地带,用最先进的技术努力塑造人类未来生活的媒体形态——全景式、可交互,推动媒体与生活的连接,并催生更多具有想象力的场景。
可以想象一下,当你置身于环绕性的屏幕中,无须去触屏,只要摆一摆手,所有的内容就会在屏幕上滚动,连声音也是立体声效的。这其中就包含了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这些被统称为XR(扩展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
同时,随着5G技术的发展和成熟,5G技术带来的高带宽、低延时,使得更大数据量、更多的多维媒体交互成为可能,更有利于我们在融媒体、新媒体领域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