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将送往日本展出,你怎么评判这件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
先审题。
我以为你要问我对台湾省用送出《祭侄文稿》来政治献媚这件事情的看法呢。既然评价《祭侄文稿》,我先评价。
《兰亭集序》《祭侄文稿》《寒食帖》
王羲之 颜真卿 苏轼
天下三大行书法帖。
后世的书法与之媲美的?没有。他自己的《刘中使贴》可以与之媲美。
这件瑰宝号称“天下行书第二”“在世颜书第一”
先看故事。
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任常山太守,安史之乱时誓死守城,侄子颜季明被俘,借此逼迫颜杲卿投降,颜杲卿不从,颜季明被斩,后来弹尽粮绝之后城破,颜杲卿被杀,颜真卿只寻找了堂兄的一只脚,找到了侄子的头颅,无法言语的悲痛之下,洒泪疾书,一气呵成《祭侄文稿》,其字精神饱满,书写酣畅淋漓。所承载的家国天下的意义和情感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越了《兰亭序》,其字重意而在不重形,不是往常颜体正楷的风格。今日,就算颜真卿复活也未必写的出来这幅作品。心情,体式,手法完美合一的作品。
根据国家文物出镜管理规定,有一定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或比较稀见的外国文物图书。以上珍贵或重要文物,除按有关规定由国家文物局特许批准或专门呈报国物院审核批准外,一律禁止出境。《祭侄文稿》历史悠久,对中国书法发展历程有重要意义,为天下第二行书,因此像这类文物根本不能出国展览!
先不说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为何被送往日本展出,这也三两句话说不清楚,既然如此,我们就直接讨论《祭侄文稿》这件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吧,颜真卿(709—785),按这出生时间来推算,《祭侄文稿》距离到现在也有1200多年了,历史悠久啊,所以作品的历史价值非凡。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称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这就是它最大的艺术价值,说到“天下第二行书”,那么肯定就有“天下第一行书”了,大家都知道是1600多年前的王羲之的《兰亭序》,值得注意了,时隔400年,才出现一个“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这就说明了书法艺术的“严谨规范性”,
而不是随随便便什么时候都有旷世杰作的,也不是随随便便哪个书法大家都可以出旷世杰作的,所以“天下第一行书”和“天下第二行书”的时间差,应该让当代的书法家深思“古人是如何看待书法、创作书法”的,换句话说,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是学习“书圣”王羲之行书最成功的一位书法家,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颜真卿,字清臣,出身世家,人称“颜鲁公”,其书法精妙,擅长行、楷书,以大楷著称,因在战乱之时平叛有功,颜真卿的书法也成为正气凛然的人格象征,《祭侄文稿》通篇计25行,共230字,书中每字均具魄力,刚劲严整、雄伟挺拔,显示了一个时代的书法风貌。
颜真卿的《祭侄儿文稿》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在书法历史作品中,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序》。《兰亭序》现在没有真迹,我们目前看到的《兰亭序》全是摹本。而《祭侄儿文稿》则是颜真卿的真迹,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祭侄儿文稿》是在唐玄宗时,安禄山发动叛乱,颜真卿与其堂兄颜臬卿奋勇抗敌。颜臬卿与其子颜季明镇守的常山郡失守,在安禄山的威逼利诱下,颜臬卿大义凛然,破口大骂,视死如归,全家三十多口人被安禄山***。在两年后颜真卿收复常山郡,寻得侄子季明的遗体,写下了这篇千古流传的《祭侄儿文稿》。颜真卿写这件作品是在痛失亲人、饱含着国仇家恨的悲愤中挥笔而书的,是一篇草稿。懂书法的人都知道,无意于佳作的书写,最能发挥作者的书法水平。颜真卿的行书,即便是最不喜欢他楷书的米芾,也给了极高的评价。
今天,台湾当局将这件国宝借给日本,从感情上叫人不适服,这种不适服基于两岸目前的状况和我们对日本人的不好印象,但从将要产生的实际效果看,我觉得是一件好事。因为艺术无国界,就让日本人看了我们祖先的这件墨宝心生感慨和敬畏吧!
‘谢悟空邀。对此问题我这么看,台湾当局既已将《祭姪文稿》等珍贵文物借往日本展出,第一,放心。第二,放心。第三,还是放心。你不放心,她就不往外借了吗?不必!对于文博界的一些文物交流守则的履行上,不必低估台北故宫博物院。当然,许多网友义愤填膺,***蔡英文,也完全必要i完全对头!
为什么说马奈是现代艺术的开创者?
马奈(1832年——1883年)被定位为“印象派”的奠基人,算得上是西方美术史中一位开宗立派的人物。尤其他的三幅代表作,即1863年创作的《草地上的午餐》,1865年创作的《奥林匹亚》,1866年创作的《吹笛少年》,完全颠覆了西方油画几百年来形成的技巧模式,把油画从立体感和空间感中解放出来,朝着二维平面构成大步迈进。
《草地上的午餐》
他的这个贡献是史无前例的,因此,他注定会在西方美术史上留下一页。
我们回到19世纪中后期的西方绘画界,可以发现,以大卫、安格尔、布格罗为首的新古典主义,是沿着18世纪初期普桑和西蒙乌埃的古典主义风格向前推进的,如果再往前追溯,古典主义则又是沿着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拉斐尔等人的艺术思维演变出来的产物。
《奥林匹亚》
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时期,还是新古典主义时期,绘画都有一些共同特征,即,以理性思维画画,在创作方法上向古希腊时期的雕塑作品看齐,突出立体感和造型感,色块之间的衔接要自然过渡,不能太突兀,在整体上追求雅致、和谐、唯美的格调。
《穿皮草的妇人》
出生名门混迹巴黎上流社会的马奈有着不一样的艺术趣味,似乎一直在走一条“前不见古人”的中间道路,既不同于当时统治性的安格尔的新古典主义和德拉克拉瓦的浪漫主义的主流派别,也与声名鹊起的开创性的库尔贝的现实主义不一致,在表达主题和绘画技巧上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影响带动了莫奈、塞尚、梵高等一批后来者,为后来的印象主义席卷整个画坛奠定了坚实基础。
《草地上的午餐》
西方绘画进入现代主义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库尔贝到马奈直至塞尚才基本完善确定了现代绘画的整个理论框架和实践探索。而马奈对绘画艺术的现代性的贡献有目共睹,最革命性的努力就是打破了古典绘画的那种三维立体的经典架构,同时推动了色彩的表现力从附属性向独立性的转换,他借鉴日本浮世绘以及西班牙画风的经典元素,拓展了西方绘画的发展空间,为西方现代绘画的各种流派的诞生解除了“紧箍咒”,起到了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作用,从而实现了西方绘画走向百花齐放生动活泼的局面。
《埃[_a***_]·左拉像》(背景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浮世绘等东方艺术元素以及《奥林匹亚》这幅画)
《奥林匹亚》
正像马奈的好友诗人波德莱尔所说的那样:“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这种在永恒与不变中捕捉那种刹那而稍纵即逝的善变的审美趣味,吹皱一池春水,带动了整个西方绘画的革命性的脱胎换骨。在某种意义上说,马奈早期的作品更身不由己地偏向于学院派,但很快就以挥剑斩情丝的决然态度开启了自我救赎的道路,他的代表性作品如《草地上的午餐》《奥林匹亚》《吹短笛的男孩》《阳台》等已经完全遗弃了那种根深蒂固的古典元素,尽管这类作品在当时不入学院派大家的法眼,一度被学院派沙龙拒绝在外,但固执己见的马奈百折不回的努力最终还是得到了后人的认可和追随,从而被誉为印象派的奠基人。
《阳台》
《女神游乐场的酒吧间》
《吹短笛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