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美学的相关原理,来阐述艺术创作中情景交融的价值与意义?
对于美论的情景把握和有效性分析,是要我们把人的主观感情移到外物中去,使外物生命化,具有人的感情,因而使人感到美,其主要特点是感情的外射,与移情论相通。
“情”是主观的意象世界,“景”是客观外物,情景交融即是主体客体交融,达到物我两忘,会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体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此为境界。意境之中的有我与无我之境相互渗透却相互独立,创造了各种各样的艺术意境。
以情景交融的方式探寻美,是结合了主观的心意状态与事物的客观属性,使美既是主观特征,又是自然的统一与和谐。且适用于形式美法则,强调差别,虚实对比。
情景交融在于人与自然的矛盾统一,化合为一,有“天人合一”之效,表情蕴籍含蓄,间接地抒发更传达了感情的细腻性,韵味悠长,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艺术创作中情景交融的价值与意义
就艺术而言,“美学”是用来研究艺术美,其所研究的不是艺术创作、欣赏的一般理论,以及创作的技巧,比如绘画艺术中的色彩、笔触的运用,而是研究“艺术美”的本质特征,或是艺术风格变化的内在规律,那么,如何用美学的相关原理,来阐述艺术创作中情景交融的价值与意义呢?
开篇简单叙述了美学的含义,“美学”就是“艺术美”的本质特征,且任何艺术风格都在围绕美而变化存在,所以说艺术创作中情景交融的价值与意义,首先是要以“表现美”为基础,其次才强调情景交融,也就是“情”与“景”相互融合,“情”是指寓意情感,“景”是指内容场景,
比如一幅油画作品,它有所描绘的物象和表达的主题寓意,作为观赏者首先是欣赏物象的形态特征,其次才去理解作品的主题及背后的寓意,如果一幅油画作品里没有可寻找的物象,只是那些线条笔触,人们就无法感受到作品的真实感,换句话说,这样的作品已经完全脱离生活了,因为作品中没有现实生活存在的场景或人物,
要体现出艺术创作中情景交融的价值与意义,作为艺术创作者就要遵守“艺术美”的规律,讲究章法,当然了,艺术之美是多样化的,有抽象美、形象美、既抽象又具体的美、表意美……,但无论哪种形式的美,都有它的规律章法,一切艺术的载体都源自于自然,艺术要体现其生命价值,而自然孕育生命。唯有情景交融的艺术作品也才有艺术价值,就好比肉体与灵魂要相互交融。
青年画家朱文君的画作入选夏季达沃斯艺术大展及诸多重大展览,并被多国友人、藏家争相收藏。其独创新派中国画风格自成一家,中国水墨丹青的灵动与西方油画的韵致完美融合,宛若幻境。浓翠浅碧金黄几大色块看似无意却参差错落绘出巨幅彩卷让人心矿神怡,眼睛自会被它们的野性淳朴和坦荡征服,流霞飞舞群青深处,相遇相合且相知,看不够的绿草如丝,爱不完的白云如山,彩色生动,锈色苍凉雄壮。朱文君的丹青风云,用肺腑去触摸艺术的灵魂,一场相遇,一世心许
情景交融法,是指在所描写的景物之百中融入作者主观感情的写作方法。运用这种方法作文,能使情与景高度融合,所写的景融入感***彩内,所抒发的感情又寄托在景物之中,从而达到景中有情、情以景显、情景交融的艺术容效果。
情景交融既表达情感,又描写景物,相互烘托,没有主次之分,二者几乎合为一体。清代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要达到情景交融,至少还需要两条:一要触景生情,二要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最大好处是赋予抽象的情感以形体,在对景物的描摹之中委婉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如,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寂寞的树,淋漓的雨,写景也是写情,渲染出相思女子的秋思无限,秋愁万端,离情与景物的描写相互烘托。再如,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开头直接将愁绪表达于无言独上高楼之中,接着以月如钩的意象描述一种孤清与不圆满的遗憾意境,第三句用寂寞统领整个情绪,梧桐也寂寞,深院也寂寞,心中的寂寞与环境的寂寞相暗合。
艺术美属于美学的范畴。用美学的原理研究艺术美,就是正确处理好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艺术美依赖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用美学的相关原理,来阐述艺术创作中情景交融,具有很高的审美境界的艺术价值与意义。
一、“情景交融”是我国古代艺术论述中的名词,是运用美学原理论述情与景相互交融的审美境界。我国古代艺术家特别重视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情景之间相生相融、互为依存的密切关系。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情和景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无法分割开的,缺少了任何一方面,就不成为艺术。
二、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要有自己的个性风格,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审美观,结合自然景观的意境,融入情与景的审美,创作出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艺术中的“情景交融”,是指艺术家在抒情过程中着重突出主观意识的方面,使所描绘的现实形象都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让“物”以“我”的面目出现,突出艺术家在抒情中的形象。
三、国画艺术最能体现“情景交融”的艺术价值,尤其山水风景画更能抒发艺术家的审美情感。例如我国古代画家石涛,所描绘出的黄山景色,具有情中景的奇幻之美,画出黄山奇崛的气势和风貌,让人产生独特的审美感受。
为什么艺术能让人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
但凡玩艺术的人,似乎很多想法都与一般人不同。其实也很好理解,艺术创作都需要有一些独特的创意,虽然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所以,玩艺术的人喜欢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都是艺术的想象力总是天马行空,令人难以捉摸。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这不科学啊!
相较于科学研究的严谨,艺术创作自然要随意许多。应该说,在于艺术上是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失败的,只要艺术家不懈地刻苦地努力,并且能保持足够的耐心和毅力,艺术之花总会有绽放的时候。
科学不同于艺术,可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科学家一旦有了发现和发明,基本就能宣告大功告成,而且很难再被否认。
科学的态度是极为严谨的,看问题也必须严格遵照事物的发展原理和发展规律,虽有想象力,更需要严丝合缝的论证。
艺术的思维却是非常开放的。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古典的,也可以是现代的;可以是写实主义,也可以是印象派……
玩艺术总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艺术总是存在太多的争议。因为艺术欣赏也总是因人而异。就算是达芬奇,也有人说他的作品色调沉闷而色彩单调;就算是梵高,是绘画天才,也是被很多人不屑的神经病。玩艺术的人大多不会从同样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本身也是艺术魅力的一部分。
不要以为作品展览了或获奖了、出版了或出售了,艺术家就成功了。艺术家的成功完全不同于科学家的成功。太多的艺术家都是在争议中起起伏伏的,可能今天还是风光无限,明天就被批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
艺无止境,任何一位艺术家,任何一件艺术作品,总是有人喝彩有人骂,有人收藏,有人糟蹋。面对同一个艺术家,同一件艺术作品,也总是褒贬不一,莫衷一是。自古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