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劳动中提升人的艺术品味呢?
我们所熟知的劳动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分,如果说艺术也是一种劳动,那肯定没有任何争议,因为任何艺术创作都涉及到创作者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既然是艺术创作,那肯定就要有艺术品味,艺术品味其实也是一种审美能力的体现,
审美能力越高,艺术品味就越高,那么如何提升审美能力呢?在劳动过程中可以提升吗?其实是可以的,在劳动中提升人的艺术品味,绘画创作前的写生,体验生活就是一种劳动,比如,当代画家罗中立在创作那幅具有时代背景烙印的油画《父亲》之前,就亲自经历了在乡村生活劳动的过程,
艺术写生并不只是在某个环境下“痴痴的观察某个事物人物”,更主要是要亲自去体验,罗中立就是和一个老人一起生活、一起劳动,才对老人的生活习性感同身受,同时也积累了丰富复杂的情感情绪,在创作时尽情的释放出来,才将《父亲》的形象神态描绘刻画的入木三分,
要注意的是,对生活的品味,不一定是那种奢华富裕的生活才有品味,那种清贫的生活也是有品味的,简单来说,就是将生活过得有品味,不邋遢不懒散,生活离不开劳动,将劳动当作一种热趣,在这充满热趣的劳动过程中,寻找美、寻找能量、寻找灵感,当一个人可以发现美的时候,审美能力就提升了,艺术品味也就提升了。
艺术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生产劳动,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艺术。人们以兴趣爱好、感觉的想象、审美能力,在劳动中提升人的艺术品味。工人在热火朝天劳动场面中提升艺术品味,科学家获得科研成果中提升艺术品味,艺术品味是在人们的劳动中所产生。
一、劳动不但创造了人,而且创造了艺术。人们通过生产劳动,以现实美来表现劳动的活动和场面,提升人的艺术品味,用壁画和文字记载着人们劳动、休闲、唱歌、跳舞的画面形成了艺术。人类最早诞生的艺术形式是绘画和歌舞。
二、艺术起源于劳动,艺术来源于劳动和生活,艺术又高于劳动和生活,劳动和生活是艺术的创作源泉。人们在劳动中产生了兴趣、感觉、想象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创作出口头说唱、小调戏剧、民间舞蹈、简笔绘画等形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还有创造性,极大地提升了人的艺术品味。
三、艺术创造就是艺术家所从事的脑力劳动,是人类思想、精神、灵魂的创造者。艺术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创作艺术作品,由于某些社会生活中人物和***现象的触动,唤起了艺术家创作***,品味出人生的哲理,通过艺术加工,创作出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中就有丰富的劳动着的人们,无疑他们的劳动是有艺术品味的。高品位的劳动既是美的,又是一种有意义上的高效率的劳动。
西方油画艺术作品中的劳动很高雅,既真实再现了劳动中的人的创造,又把劳动当成美来颂扬,突出表现了美学中的工作劳动着是美的之定义。
劳动为美在东西方都行得通。在东方,
古代人在劳动中创造了舞蹈,创造了诗歌,创造了劳动号子,打夯歌等等。
劳动是生活中最本质的一种形式,是人类进步的根基,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源泉。
人类从石器、农耕,机械化、电气化到今天的数字化,这一伟大进程,是在不断提升的劳动技能中得以实现,同时又衍生出各种各样的艺术。而艺术的品味就是劳动者的体验,艺术品位的高低就取决于对劳动的热爱程度以及劳动技能的强弱。
今天,人类面对的这场疫情来势凶猛,我们国家***取紧急措施,全国人民同一线劳动者一道与***展开殊死搏斗,这场灵与性的厮杀、血与泪碰撞,无一不体现人性的光辉,为我们留下一幅幅感天动地的艺术篇章。一个又一个奇迹,一次又一次坚持,让疫情得以控制,展示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尊严的深刻理解。这场伟大劳动无疑是人类历史最具格调、品味的艺术作品。
美在生活,美在劳动,我们只有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对劳动技能的无尽探索与尊重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品味。
每一位劳动者,不问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一开始都是以谋生为主,慢慢手灵心活,在劳动过程中,积累很多技巧,做成的事就有了价值的观念,好比做碗的它的卖价很低,后来做其它的物件,那艺术就上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