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埃舍尔和Nendo工作室展览的最新消息?
《埃舍尔 X nendo 工作室 | 两个世界之间》全球首展在澳NGV美术馆举办
2018年12月2日-2019年4月7日,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NGV)将举行《埃舍尔 X nendo 工作室 | 两个世界之间》全球首战,是荷兰知名视错觉大师艺术家埃舍尔与著名日本设计工作室 nendo 进行隔空对话与交流创新的大型展览。
作为知名视错觉***, 埃舍尔创作出了二十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此次展览将展出埃舍尔的150多幅著名版画和绘画原作,均来自全球埃舍尔公共收藏最多的荷兰海牙市立博物馆。这些艺术作品极佳地展现了埃舍尔从1916年至1969年这段时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天赋,作品描绘的视觉谜题、无限阶梯与不断复现的怪圈将引发观展者的无限遐想。
以创始人佐藤大(Oki Sato)为首,设计工作室 nendo 利用独特的设计方法创作出了一个突破性的沉浸式展览环境。从埃舍尔的空间错觉手法中汲取灵感,nendo运用视角不断变换的数字科技设备建构了一个“不可能的世界”,另观展者可以在沉浸其中的同时体验埃舍尔作品的独特视错觉魅力。
NGV中文***网址
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什么能够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具有怎样的艺术价值和地位?
笔者认为,《祭侄文稿》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并无不妥,而是实至名归。
其一,单就书法造诣流传后世,已成公认的极品,无可辩驳。
其二,《祭侄文稿》的艺术感染力突出了一个"情"字,成为千古范文。
书言志,文显情,才情俱佳,《祭侄文稿》的艺术价值和地位,不容置疑。
未学书法之人一眼看过去会觉得涂涂抹抹,毫无艺术体验,但是了解一定历史背景和书法的人去看就能发现鲁公在其中的情感变化,初期,字还略有章法,但到后期行书渐乱,涂抹渐多。但是还得能看出鲁公深厚的功力。
《祭侄文稿》与王羲之的《兰亭序》、苏轼的《黄州寒食诗稿》一起,被人尊为“天下三大行书”。
《祭侄文稿》在中国书法史上被历代书家公认为是继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之后的“天下第二行书”。
另外,此稿的书法风格亦影响了日本平安时期的书法。例如日本的空海和尚,他于德宗二十年(804年)来唐取经,学习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他后来的成名书法作品《灌顶历名》草稿,即有明显的颜真卿《祭侄文稿》笔意。
《祭侄文稿》何以称天下行书第二?其实只是推崇之言。换句话说,称天下第一,或第三也未尝不可,只是历史上有人这样排名而已。《兰亭集序》真迹称天下第一行书,但又据说唐以后无人得见,只剩传说。《祭侄文稿》便成了不是第一的第一。本卷书法珍贵的原因有三:一,出自楷书大家颜真卿之手,而颜真卿在书法史上的影响仅次于王羲之,且其纸本行草书法存世的相当罕见;二,《祭侄文稿》背后讲的是一个忠烈的故事。三,年代的确足够久远。结论是,《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现存罕见的纸本行书珍品,其结字布局皆出天然,是书法家技法、真实情感和情绪的综合展现,与他体行书的精神风貌迥然相异。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绝世独立,不可***,故在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无可替代。
台北故宫博物院把颜真卿的这件国宝中的国宝,随便的借去给日本展览。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儿文稿》是仅次于王羲之《兰亭序》的杰作。由于《兰亭序》真迹无存,《祭侄儿文稿》真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颜真卿《祭侄儿文稿》为什么能够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你在描述中提到,《祭侄儿文稿》是元代书法家鲜于枢所说的。在古代对书法作品排序是很少见的。他们会列品次,分等级,如唐代书法评论家张怀瓘在《书断》中使用的神品,妙品,能品等。在一个等级当中有多人。并无独占鳌头之人,不会对作品分出一二三四五的名次排列。这种评比客观公正。照顾到各种风格不同的人与不同审美取向的选择。因为书法真的无法做到有一个统一的评定标准。
《祭侄儿文稿》屈居第二的位置,鲜于枢所说影响并不是太大。成为第二的这个名次,是现代的一些出版社和网络作者所排列。并不具有权威性。在现代这个十大行书排列中,与王羲之并称二王的王献之一件作品没有。而影响力远远不如王献之的王询却名列其中。同为三希堂珍藏的三件珍宝,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与王献之《中秋帖》不在十大行书之列,而列三希之末的王珣《伯远帖》却在其中。前后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之称的赵孟頫,一件作品没有入选。在十大行书作品中宋代的作品最多。苏轼,黄庭坚,米芾都有作品。从中可以看到排列者的对宋代书法的爱好倾向。
要说《祭侄儿文稿》他为什么能够称为天下第二,如果对没有学习过颜真卿书法的人去讲这件作品的技法,没有多少意义。我四十年前学习书法的时候,听前辈们说《兰亭序》如何如何精妙。当时我连《兰亭序》是什么样都不知道,对《兰亭序》充满了神秘的幻想。当见到《兰亭序》后,却大失所望。根本看不出他的神妙在那里。在通过学习以后,才知道他的神妙。所以要说《祭侄儿文稿》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只有你学习了,你就知道了他的精妙所在。不然,光听人说,自己领会不到,看到的仍然是涂涂抹抹的一篇不成样的书稿。
最近因为台北故宫博物院出借《祭侄文稿》与日本展览,着实让这幅作品火🔥了一把。
说实话最初看到《祭侄文稿》的时候真不觉得有多好,但过了好多年后,现在在去欣赏这幅作品,却真真实实的感觉到一种情绪的感染,这就是一幅优秀书法作品最成功的地方。
我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
首先,颜真卿的书法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是在北宋苏轼之后,才真正确立起来的。之前对颜真卿的评价一般就是说他,善书,忠义,甚至《淳化阁帖》都未曾收录颜书。宋代苏轼开启了尚意书风,确立了字如其人的标准。因此苏轼对颜真卿推崇备至,有诗云“诗至于杜子美(杜甫),文之于韩退之(韩愈),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能事毕矣!”。颜真卿的是因为他突破了二王的风格,创立了自己的风格,因此为他赢得了书法地位。而《祭侄文稿》是他流传下来的仅有的一两幅真迹之一,所以难能可贵。
第二,《祭侄文稿》的背景是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的哥哥颜杲卿和儿子颜季明镇守常山郡,后被叛军围逼,城破父陷子亡。等后来颜真卿收复河北后,再派人去战场寻找二人尸骨时,只找到了颜季明的头颅和颜杲卿的一些肢体,没有全尸。颜真卿就是后来对着侄儿的头颅,写下的这篇祭文。
第三,这幅作品是草稿,因此作者颜真卿当时那种悲痛的情感,能让一千多年以后的我们,再次看到这幅书作时,还能被感动。作品中随着作者的叙述内容,而情感不断的变化,表现在书法线条上就是有时用笔比较轻快,例如一开始会议颜季明小时候的事时,线条比较细,比较轻快,也无涂抹。那么全篇开篇是介绍自己的官职和颜季明被追赠的官职时,用笔就比较庄重,认真没有涂抹。而在会忆战况时“孤城围逼,父陷子死”时,笔力不觉随着情绪的凝重而加重,开始多了涂抹。所以这幅作品是有感染力的,不只是书法好而已。
书法史上,颜真卿的地位与二王当然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这幅作品也只能排第二了。不过它是行书真迹第一。
为什么有些中国书画家都喜欢到日本办展?谁的收获最大?
中国画就是东方的艺术代表,日本的艺术的起源中国,它的国画就是中国画。而且日本经济比中国更早发达,在中国经济相对落后时代,有艺术造诣的中国艺人人到日本搞画展收到的效果比其他任何地方都会更好。
中国画家喜欢在日本办画展正面的是,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较大,在那里办画展不同于欧美,更容易被接受,更容易找到知音,所以也较受欢迎。还有就是沽名钓誉,借此抬高自己,骗不懂装懂的人。犹如有些不入流的歌手在维也纳音乐大厅开音乐会[_a***_],可以找到借以抬高自己“噱头”而已!
唐宋时期
唐代,中日文化的交流十分频繁,有大量的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来华,将唐代的政治制度、医学、宗教等先进的文化和文物带回日本,其中就包括王羲之等人的书法墨迹或摹本。而中国也有鉴真和尚等高僧东渡日本。
到了宋代,禅宗传入日本,对日本的文化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宋代的绘画艺术非常繁荣,其院体画中有一派,以梁楷、法常(牧溪)等为代表的南宋山水和人物画家,被美术史称作简笔画的鼻祖。从日本的镰仓时代开始,梁楷等南宋禅画家的绘画作品大量传入日本,对日本室町时代之后的画家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中国绘画艺术对日本的影响,主要有两个直接的途径。一是日本画家到中国学艺,二是中国画家到日本传艺。
就前者而言,日本室町时代最著名的水墨画家——雪舟,曾随谴明使到中国访学,在中国宫廷画派画师那里学到了南宋院体画风,并带了大量浙派画风作品返国。
清代,南宗文人画的学说影响了中国的画坛,使文人画成为画坛正宗。十八世纪后,有大量的中国文人画家从长崎到日本,使日本衰落的书画艺术再次得以复兴。自此日本出现了一个宗于中国文人画的绘画流派“南画”。
清末民国时期
到了此时期,已有大量的中国文物流失海外。
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说,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主要有四个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