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有什么有意思的传统习俗吗?
青岛 宝宝过百岁送花馒头
看到同事家宝宝过百岁发的照片,第一次知道青岛本地的孩子过百岁长辈会给送花馒头。男孩多送老虎馒头(虎头虎脑),女孩多送凤凰(聪明伶俐),花馒头围的圈越大祝福越多。送蒸馒头,蒸有(zeng增)的说法可能是增岁吧!孩子百岁这天会收到长辈的礼物,长辈年岁越高则婴儿得到的祝福越大。[呲牙]
百岁这天祝福孩子长命百岁,健健康康,多是祝愿!
给孩子照百岁照以做纪念
左边两张是小王子,最右边一张是小公主噢[摸头][吻][笑]
山东有什么有意思的传统习俗,媳妇吃饭不让上桌应该算一个,虽然说没有意思,但算是一个传统习俗,媳妇在山东的地位是很低的,专从对她们的称呼上就可以看出,比如说伙计啊、贱内啊、糟糠啊、拙荆啊,等等,都充满了对媳妇的蔑视,不论是平常日子,还是逢年过节,媳妇把做好的饭菜端上桌,等公婆、丈夫、孩子吃完了,再把剩下的残汤剩饭端到灶堂里去吃,山东有句老话,“打出的媳妇,揉出的面”,他们认为听话的媳妇都是打出来的,不是惯出来后,我小时候,我们村就有一家从山东搬过来的,全村人都称呼他们家叫刘老坦,公婆天天唆使儿子打媳妇,最后到底打跑了,再也没回来,他家儿子和我是同学,好的传统习俗要发扬光大,坏的习俗就要摒弃,比如说媳妇吃饭不让上桌,比如说满大街地跪拜,比如说重男轻女,还比如说看谁家发财了,就像苍鹰一样天天围在人家大门口。
清明节,七月十五,农历六月初六日前,六月六是山神老爷生日,狼是山神老爷的狗,不能出来咬小孩,上坟是新麦子,以后陈麦子,三月三关系夫妻二人,女儿不能过娘家,4月八日雹子老爷生日,腊月初八不能过娘家,意思是婆婆死了沒人拉,留不下后代,五月初五,中秋节,春节全国都一样过。
过年时的跪拜礼。
从小到大最期待的就是过年,因为只有过年的时候人是最全的,热热闹闹,其乐融融。贴对联,挂灯笼。
小时候的年味最浓,记忆也是最深。和几个平时很难聚在一起的小伙伴,放鞭炮,虽是女孩子,但也改不了贪玩调皮的性子,晚上的时候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门都大开着,拉着小伙伴这家串串,那家看看,主人看到了,总会给我们揣兜里一些零食。当然最喜欢的还有过年时的新衣服,小时候每年初一,平时爱睡懒觉的我,在这一天都会起的特别早,因为可以穿新衣服了,穿着新衣服蹦蹦跳跳地去和小伙伴炫耀,互相比较,谁的衣服最好看。
长大后,也许是心态变了,没有小时候单纯好玩的心态,感觉年味都变淡了。唯一让我感觉到过年的感觉就是拜年。
我们家这边还是延续老些时候的跪拜礼。第一轮,是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拜祭祖先和已经不在的亲人,自家族里的人,拿着烧纸挨家挨户的互相烧纸磕头祭拜,以此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与尊敬。第二轮,是初一早上起个大早,吃完饺子,自家族人和关系比较近的,就开始串门拜年了,小辈向长辈拜年的方式就是跪拜,有时候一来来一群人,再一段寒暄之后,在院里站好,一起给长辈磕头拜年,希望长辈身体健康。
谢邀!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孔孟文化底蕴深厚。山东的东西部传统习俗也差异很大,讲究很多,意义深远,各有千秋。现将胶东一带农村过春节到元宵节期间一些有意思的传统习俗与大家分享一下:除夕前三天,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丶贴福字,挂红灯。除夕黄昏时分各家各户都要有长辈带队,到村头路口去迎接逝去的祖宗回家过年。期间要焚香烧纸,燃放鞭炮,并要磕头作揖,高声呼叫“老嫡老妈来家过年啦”。然后是回家摆供桌,焚香燃烛,并要不时的焚香,彻夜不息。除夕晚上,一家人要坐在一起,喝酒聚餐,同吃年夜饭,共话趣事,共享团圆。年初一早饭是吃饺子,吃饺子之前要在庭院燃放大量烟花爆竹,寓意家庭和睦幸福,兴旺发达。早饭都是在拂晓时分吃完(晚了邻居们就有来拜年的了)。这顿饺子是新的一年第一顿饭,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希望、梦想和祝福。有包钱币的,吃到者像征着来年发财。有包栗子的,像征着子女兴旺。有包糖的,像征着甜甜蜜蜜。有包糕的,像征着步步高升。早饭后第一件事就是拜年礼仪,小辈们要跪在供桌前依次给祖辈丶父母叩首,长辈们要给小辈们(未成年人)分压岁钱。然后是由家中父辈带领小辈们按照亲疏去到各家拜年,看望长辈。村中辈份较小的人家往往要跑很多家,有时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毕。正月初二早起叫敬财神,要在庭院燃放烟花爆竹,在供桌及菩萨丶财神像前焚香求福求财。初三早上叫送神(风俗不同,也有下午的),送神要送到坟茔地,要到坟墓前去燃放烟花爆竹,焚香烧纸。然后就是元宵节,也是三天。正月十四要吃有五谷杂粮煮成的米饭,并要做鱼,像征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连年有余。十五节是元宵节,家家户户要吃元宵,像征着甜蜜吉祥,团圆幸福。晚上要张灯结彩,像征着红红火火。说凡是灯光能照到的地方都平平安安,无灾无羌。十六日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姑娘姑爷都要带上子女去拜见岳父岳母,一家人畅诉衷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