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么艺术,是否都是社会现象的现实反应?
题主问的问题容易让人产生困惑(反映?反应?),也许应该描述成:
不管什么艺术,是否都是基于现实的社会现象?
如果这么提问的话,答案是肯定的。其一,艺术家作为创作者,无法脱离于时代而单独存在,他的创作一定(一定程度)基于他所观察到的现实世界,而他所在的世界本身在宏观的角度属于“社会现实”;
其二,艺术创作本身也是一种现实的社会现象,(当代)艺术又是社会自我观察的子系统,即便观者还未参与到社会审美活动当中来时,艺术创作的社会属性也不会被抹杀;但创作行为只是完成了一半艺术的“社会化”,作为整体的艺术则必然需要更多的社会成分参与。
其三,艺术品被生产后,艺术审美行为同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需要观者的积极参与来完成,艺术家完成创作后,博物馆、美术馆等展览空间将艺术品陈列——艺术展览作为参与式的社会事实,无论艺术家创作时站在什么样的事业和道德视角,即便作品具有批判意味,只有当这种批判被观者主观意识到(发生审美)时,批判才产生真切的社会现实意义。
可以这么说,艺术是经过PS的现实世界。
对于艺术的定义到现在都没有定论,但是为大众认可的,可以经受住时间的艺术一定是具有审美性的,因此虽然对艺术的表现方式千千万万,但是由于审美性这一个共同处,这里的艺术就以文学这一个表现方式来进行讨论。而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讨论的渊源又是极为绵长的。在我看来现实世界经过"PS"之后所产生的具有审美性的新世界就是艺术。
现今对于"PS"应该是不陌生的,经过"PS"这一手段之后可以将原本"美化"或者"丑化"加工成一个全新的东西。而文学对于现实世界也是如此。当然这里的文学是指的狭义上的文学概念。
但是讲到这里,应该会有反驳者提出不同的观点并且会迅速举出例子,比如"自传式小说""回忆性散文"
在对"回忆"这个方法的操作流程汪曾祺是很有发言权的,曾经在汪曾祺的文章在谈论自己选择***题材的时候就说过,他更偏爱那些经过回忆过滤,沉淀在时光当中的那些人和物。是的"回忆"这个方法最大的功效就是"过滤",因此在看那些以自身经历为底本来直接创作的艺术作品都是经过了"回忆"的过滤功能。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佐贺的超级阿嬷》《窗边的小豆豆》这一类***当中,所能展现的都是一些温暖欢乐的内容,吃不饱穿不暖、遭人排挤这种在成年人看起来难以忍受的事情都是以一种温柔明亮的色调呈现。
同样也是因为这个理由,一向秉持着冷峻的幽默辛辣的讽刺创作态度的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当中也会流露出不同于《彷徨》、《呐喊》、《野草》的俏皮欢快,但读来又有一种若有似无的"成人的悲哀",这就是在创作当中利用"回忆"的时候还是没有完全忘记自己成年的人。正所谓"终不似少年游。"
这种最接近所谓的"高度还原"的文学作品实际上也是经历过"回忆"PS过的,更何论其他形式的文学创作流派。"现实主义"的"典型论",便是***用"拼合""黏连"的方式再加上"背景虚化"实现;"后现代主义"的诸多流派多是偏好"拼图""调整帧数""调色"这些功能;"新现实主义"就向"现实主义"取经……
因此文学等具有审美性的艺术是往往是经过PS现实世界得来的,差别就是PS的部分有多有少,虽然本质上还是现实世界,但可以确定的是艺术绝不是对现实世界的高度还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