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号艺术收藏

艺术展览语录摘抄

  1. 有没有,把各种诗词凑在一起组成新作的作品?怎么样?

没有,把各种诗词凑在一起组成新作的作品怎么样?

各种诗词凑在一起叫打腹稿,就像酿酒先把各种原材料合在一起,然后通过工序加工,发酵制作出美味好酒。各种文艺作品也似这样创作出来的。如果把别人的作品堆在一起不作任何加工处理就有剽窃之嫌,此路不通。

有!

小可曾经在去年厚颜***地拼凑过!正好来献个巨丑!

艺术展览语录摘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说明一下,前面是李清照的句子,后面括号中是这些句子或词语出自李清照哪一首词或诗。

条脱闲揎系五丝(散句)

雪腻酥香,纨扇题诗 (前句为《丑奴儿》,后句为《多丽》)

艺术展览语录摘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浓香吹尽有谁知 (《临江仙》)

宝篆成空,帘幕低垂(前句为《浪淘沙》,后句为《多丽》)

——

艺术展览语录摘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安得情怀似往时(《偶成》)

闷损阑干,守着窗儿 (前句为《玉楼春》,后句为《声声慢》)

一、集句

无论古今,写作者东拼西凑出的作品,都会遭到世人唾弃。在当今的法治社会,将别人的艺术创作据为己有就是抄袭,是违法之事。

但在古时候,文人把别人的诗词佳句组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新诗或新词,不仅不会被嫌弃,写得好的,还能因此成名。

这种靠“文字拼接”而成的诗/词,叫集句诗/词。譬如王安石的《送张明甫》: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五年前此会同。

南去北来人自老,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中的四句均来自前人的诗句,并且每一句都是原封不动地搬过来,连位置都不曾变动。但诗中的送别之意、惆怅之情却跟原来的四首诗截然不同

第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题禅院》,写的是他年轻时的恣意潇洒: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

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第二句出自太平宰相晏殊的《金柅园》,写与友人十五年后的重逢:

确实有,有网友说是叫“集句诗”。我认为运用恰到好处,为我所用能形成一首(或一篇)别开心意的东西,让读者赏心悦目启迪心智,就算“拿来主义”又有何妨?你的博学多才一定不会让读者以为你是一个抄袭别人的“剽窃之徒”,反倒是要人佩服你博览群书的聪明八斗高才!正如王国维老先生的人生三重境界的论述,第一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第三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大师的别裁是不是让你有峰回路转,眼前一亮,柳暗花明的感觉,难道说你会认为老先生是在抄袭别人的文章而不是本人的创作作品吗?而这样的作品难道不是读者你我孜孜以求的绝世佳作?而这绝世的佳作哪里还能看到斧凿刀劈,生拼烂凑的痕迹?真真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呀!

这种诗词玩法,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都是古人玩剩下的。前人将这种诗词叫做集句诗/集句词。也即从古人的诗词中,分别选取现成的诗句,经巧妙组合而成的新诗词。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大诗人都玩过,连毛主席也曾玩过一首呢。

"集句诗"之名称,最早出自宋代的《后山诗话》。集句诗的起源很早,现存所知最早的集句诗是西晋傅咸所作的《七经诗》。但这种诗直到北宋才成熟盛行起来,据说王安石是写这种诗的鼻祖。下面略举几首诗词给感兴趣朋友参阅。

一、***给柳亚子的集句诗。

1949年5月5日,***请柳亚子、朱德、和田家英3人到家中吃午饭。散席的时候,柳亚子拿出随身带去的《羿楼纪念册》请***题词,***写了如下这首集句诗送给他:

池塘生春草,(出自谢灵运的《登池上楼》)

空梁落燕泥。(出自隋·薛道衡的《昔昔盐》)

竹外桃花两三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后2句出自宋·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四句诗共集三人之句,读来犹出自一人之手,浑然天成。毛泽东的集句诗,既表达了冬天已逝,春天即将到来的情景,又表达了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喜悦和兴奋。

二、北宋·王安石的集句诗。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enhilltechnology.com/post/20264.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