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当前书法作品的展览评选有何看法?
谢谢友的邀请!
我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要绝对公平公正,显然比较困难,但如果没有书协这种组织,没有现在这种借普及,借发展传统文化之名的所谓大师班、进修班,没有了利益关系,只从艺术角度出发评选作品,这样相对会好些。
除非取消这种办班、带徒***们的评委资格,字与画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面貌,不管落不落款,熟悉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是谁的字,你在圈子内,混熟了,就能让圈内人知道你的字,所以要想参展评奖,必须进到这个圈子。
现在评选书法作品也很奇怪,作品必须要让评委看得出你是学的什么帖?学的谁的字?要符合他们的口味和审美。
如果你学的太小众,太杂,又有太多自己的风格,自己的笔墨语言,恐怕连这些评委也看不懂,这样你还能奢望遇到伯乐?
你写再好的字,要参展入选,必须要进行专业的培训,才有可能入展,否则休想。
所以展览的评选的字都差不多一个面貌,都是突击出来的。入展过后平时写的又是另一个面貌,有的人离开参展,根本不会写字。
我以为办法并不是重点,风气、学习氛围才是重点。
以功利为主,圈子文化盛行,有中书协这样的官方组织,掌握着游戏规则和话语权,再好的办法也解决不了当今书法界的弊端。
谢谢悟空问答邀请!
首先是评选的方式问题。书法作品都要有下款,从来没有见过没有落款的书法,评委即使无记名投票也很难避免偏爱和私心。
其次艺术是很个性化的东西,见仁见智,苏东坡的字那么艺术,黄庭坚还看不上,认为肥扁如“踏死蛤蟆”,而苏东坡则认为黄庭坚长枪大戟的字像“死蛇挂树”。
艺术是不可能标准化的,书法标准化就成了印刷体。
除了专业人士评选,可以像电影一样设立观众评选打分的奖项。不管多么高深的艺术,也要有群众基础。并且,艺术审美比较特殊,它无需学问和专业,它凭直觉。喜欢周星驰电影的人大多是普通人,要叫他们说出电影的专业评价来是不可能的,他们就是觉得好,有意思。何况就是专业电影人,也未必说得出个所以然。
专业和群众评选结合,大概就不会有遗珠之憾,也不会曲高和寡了。
什么美女捧纸,“书法家”拿针管去喷射的“书法”,不仅专家反对,群众也会感到可笑的。
书法离开了笔和墨,纸上就没有“笔”和“墨”,“笔”也没有,“墨”也没有,脱离了书法书写艺术的本质,怎么是书法,怎么是优秀书法?
也许是艺术,但那是从西方来的现代派艺术、行为艺术,虽然是艺术创新,但不是中国书法了。
感谢,
其实很简单,让真正懂书法艺术的人去做评委。
书法入行其实门槛不高,***拿笔都会写几笔,但要提高到一定的艺术水平,其实也难。
特别是格调,当代的大部分书艺评委,自身眼光底下,格调俗套,书艺平平,其根本不合适去做评委。
就是说,合不合适做评委,你得先要给懂书艺的人来评估,评估合格,才可胜任。
谢谢子衿君的邀请!
关于“对当前书法作品的展览评选有何办法”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无论用什么办法,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都会存在。就近年来全国乃至地方组织的书法作品展览的评选中,主办机构都有一整套完整的评审办法,但是,在实施这个办法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了吗?肯定没有!为什么?因为在评审(评选)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些***的、不可告人的秘密。
可能有的网友要问,究竟是什么秘密呢?哈哈!既然是秘密,别人是不会知道的,只有评审人员自己知道,而且他也不会告诉任何人的。
人情社会嘛,不足为怪的。
试问:在书法作品的展览评选中,为什么评审人员要先看书法作品落款呢?这里面是有***的!
原则上的书法作品的展览评选程序是:远观;近看;细品;逐幅逐字推敲,最后决定作品是否可以入展、获奖。按理说,这个程序是够严密的了,如果书法作品的评审人员都有职业道德,都有良心的话,实现公平、公正还是不难的。但是,作为书法作品的评审人员,又有几个人才能做到呢?具体做到做不到,只有评审者本人知道,而且天也知道。
所以说,办法是人定的,也是人违背的!所谓“成也在人,败也在人”,就是这个道理。
在中国,大约没有一个门类的艺术能像书法界那样如此热衷于办展览、参加展览,似乎只有依靠持续不断地搞展览,才可维持书法的“亢奋”,从而使其不断向前迈进。
不说书法家们举办的个展和各地各部门以及为配合各类应时活动举办的大大小小展览,单是中国书协名下的常规展览就有些让人应接不暇:
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览、全国篆刻展览、全国刻字艺术展览、全国正书展览、全国行草书展览、全国楹联书法展览、全国扇面书法展览…… 常让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忙得手足无措;
而且,这些展览的间隔周期大多仅有两三年,因此碰到有的年份,会有七八个大型展览同时举行,从而形成“书法展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