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桂林的摩岩石刻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谢邀,首先,摩岩石刻是十分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活在了时间里,而我们人呢,首先是不可躲过时间的摧残的,而石刻是可以很长时间存在的,我们留不住的东西,它可以留住,忘记过去等于背叛。
林石刻分布于市区近城的普陀山、月牙山、龙隐岩龙隐洞(桂林碑林)、虞山、象鼻山、文庙等30余处名山洞府。其中,“桂海碑林”的龙隐岩和龙隐洞是桂林石刻最集中、最典型的地方。
刻群以摩崖为主
桂林石刻盛于宋明清。现存唐至清代石刻近2000件,其中唐代石刻28件、造像149龛484尊,五代石刻1件、宋代石刻484件、造像26龛101尊、元代石刻30件、明代石刻352件、清代石刻478件,年代无考的石刻117件,是全国摩崖石刻最多的地方,也居全国宋代题刻之最。著名的石刻有:唐《张浚刘崇龟杜鹃花唱和诗》、宋《元佑党籍》、清刻《五代贯休画十六尊者像》等,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文体有题名题记、诗词曲赋、赞颂歌铭、论说评议、序跋书札等。书体篆、隶、行、草俱全。造像均为佛教内容。
桂林石刻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形制巨大,集中反映了桂林乃至广西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现存桂林石刻的总体保护情况不容乐观。 根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编制的"桂林岩溶地质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桂林地区碳酸岩的平均溶蚀速度达87.88毫米/千年,如果不加以有效保护,据此推算,再过100年,桂林石刻桂林石刻将在自然剥蚀中消失很大一部分。
历史价值
据了解,现存的桂林石刻集中分布于市区及近城30余处名山洞府的山崖之上,主要类型包括摩崖石刻和摩崖造像,以摩崖石刻为主。桂林是全国宋代摩崖石刻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古人有"唐宋题名之渊薮,以桂林为甲"之说;桂林石刻种类繁多、文体丰富,题材广泛,书体篆、隶、行、真、草俱全,且流传有序;桂林石刻始于东晋,兴于唐,盛于宋,经明清以迄民国,它以山水为依托,与甲天下的秀丽山水互相映衬,拥有众多的名人佳作,如唐代韩云卿的"舜庙碑",宋代黄庭坚的"五君咏"、蔡京的"元佑党籍碑"、《米芾自画像》等,均为具有极高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著名碑刻。桂林石刻集中反映了桂林乃至广西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发展历程,是国内少有的古代石刻精品。
桂林不仅拥有甲天下的山水名胜和凭依自然山水兴造的古代城市建筑,而且拥有早自南朝下至明清与民国的历代摩崖石刻、壁书1643件、造像602尊。这些千百年来积淀起来的石刻壁书和造像与桂林自然山水名胜相得益彰,具有历史悠久、代有佳作、内容丰富、涉及广泛、分布普遍的特点,拥有极高的历史与文化艺术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叠彩山的石刻造像,给秀丽的山光水色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是桂林文物古迹中极为珍贵的一项。叠彩山计有摩崖石刻230余件,以明清石刻为多,保存较为完整。主要分布在风洞、瞻鹤洞、木龙洞及登山道旁,以风洞最集中,碑挨摩挤,琳琅满目。
在这些石刻中,古人以题名、题记、诗词、曲赋、铭文、佛经、诰封、敕文、告示、禁约、墓志、地券、书札、医方、对联、榜书,以及捐资列名等形式,将社会兴衰,人生百态,仕途坎坷,警句语录尽书其中。内容涵盖千百年来桂林乃至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民族、科学、教育等各方面,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