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海明珠、三晋名窑孟家井窑价值如何?
亦文亦物谈古迹艺术:被誉为“三晋名窑”的孟家井,为啥神龙见首不见尾?
(谢邀,本文约990字,阅读需时4分)
2005年,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一场中国古代窑址标本展览,上承东汉,下至明清的众多瓷窑中,选取了140个古代著名窑址参展,山西孟家井就窑赫然在列。在现如今的孟家井村,仍然有瓷窑和大量的瓷片散布,它就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榆次窑真身。
明明位于太原,为何要叫榆次窑?古时孟家井归属榆次县管辖,榆次归太原府管理,故所有文献中都将孟家井称为榆次窑。这座窑口创烧于宋代,盛行于元、明,规模不小,直至清末、民国仍在运行,有三晋瓷都的 美誉。
明初《永乐大典》载:瓷窑在榆次北六十里孟家井,按《晋阳志》云,窑五十座。在孟家井村附近的窑神伯灵庙中,存有明弘治年间一通碑,铭载着“榆次县之北六十里有乡曰孟家井,居民大约三百家,乃古昔陶器之所”的历史。
1959年、1962年,山西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对这里进行发掘,基本弄清了古窑的历史轨迹,厘清了金元之际太原、榆次一带的瓷窑脉源,遗址在1965年被列入省级文保单位。
陶器,土和火孕育出的生命,陶器不单单是单纯的手工艺品,更是文化,是沉淀,是历史留给子孙的根,这方面,孟家井绝对是龙头老大。
城里已很少有人用陶了。我在县城时,随父母在村中租房子,房东家厢房里就大缸摞小缸,许多陶。那会人,米、面、咸菜、枣、豆子,都用陶或粗瓷贮着。能放许久。
火盆、尿盔子,都是陶。院子里也有。村人喜欢喂马、驴、骡、鸡、猪、羊。靠墙背阴总放着一口瓦盆。“瓦”就是陶。
马回来了,饮马。羊回来了,饮羊。就连猪出了圈,也少不得,狂跑到那这,大喝一通。当然,也可能放食,猪食,鸡食。马和羊不用这个,它们用槽或干脆不用。
那会人,屋子里,窗台上,经常养花。吊金钟、洋绣球、万年青。都是贱草草,掐来插一枝就能活。
稍贵气的是仙客来、君子兰。至于米兰、桂花是后来的事。养花少不得用花盆。花盆全是陶盆。
胡同里经常有人用马车拉着,花盆、瓦盆、瓦缸、瓦罐来。他们都是县城东边离河近的。他们的陶,都是自家烧的。
孟家井是我国自宋至明以来,三晋大地、北方瓷系的一颗明珠。1500年以来,世人多知景德镇,但对于北方瓷系史却并不甚了解。因此像孟家井的榆次窑、井窑绞胎瓷这种享誉皇室的珍贵瓷器自然也就无从得知了。
关于榆次窑:早在几十年前,我国就对孟家窑遗址有了关注,黑、白、青、紫釉色是当时的发现重点,尤其以印花、画花的碟、碗、钵、盒、灯、枕等民窑制品为主。但是我们都知道,“榆次”这个地名古已有之,在《史记·秦本纪》中可见“蒙骜击赵榆次、新城、狼孟,得三十七城。日蚀。”一事。因此作为拥有优质瓷土***的孟家井,其制瓷史可以上溯到何时就很有价值,更遑论其作为北地瓷都的意义是多么深远。
关于绞胎瓷:绞胎瓷是一种把不同颜色的瓷土揉制一起,而后绞拉成坯制作。因此无论哪里的绞胎瓷,都易成孤品,更因此成为皇室都念念不忘的“君子瓷”,这便是它的文化价值。(绞胎瓷比元青花还稀少,所以就实物价值而言已经没必要在说什么了……)
继而说说文化:对于绞胎瓷,目前可知大成于宋代。在这一时期内,北方各地,如当阳窑、榆次窑、临淄窑等地,都有制作。可迄今为止,包括最常见的当阳窑在内,全国只有少量宋代绞胎瓷馆藏,比如“绞胎梅瓶”(山西晋祠博物馆),而国博此前曾展出过的“榆次窑白釉***玉壶春瓶”则成于金代。
通过这些,可以看到榆次窑在作为民窑发展时的涉及的文化各方面,例如:
手工业:目前可肯定榆次窑于唐时已见制陶,于宋代则见制瓷,因此唐宋之间,其何时涉及制瓷,可以成为判断我国北地陶瓷史发展的重要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