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技术的原因,定陵的发掘痛失了哪些珍贵文物?
定陵在历史上先后遭受三次大规模破坏。
第一次:李自成攻陷北京之前,先是打到了昌平的十三陵地区,烧毁了定陵在内的三座明帝陵墓的部分地上建筑。
第二次:同年,清军入关,多尔衮率军来到十三陵地区,把定陵已经焚毁的部分地上建筑和陵前的神功圣德碑亭拆掉了,那是因为明朝晚期曾经拆毁房山地区的金朝皇帝陵寝,目的是为了挖断女真族的“龙脉”。多尔衮此举多少有些报复意味。但清朝统治者很快就意识到了这种报复会影响到他们坐稳中原的前景,于是反其道而行,厚葬崇祯帝,重修十三陵。
北洋***时期和日本侵华时期,重修后的定陵祾恩殿、祾恩门都遭到破坏,但地下部分没受影响。
第三次:如果说之前的数次破坏还属于表面行为,这一次的考古挖掘行为则是对定陵地宫内文物的“痛彻肺腑”的深入破坏。原因在于当时的文物保护能力,受到了时代的局限性影响,既有技术性因素,也不乏思想意识方面的因素。
一、首当其冲的就是丝织品。
在三千多件出土文物中,除了一帝二后身上所穿的服饰,还有成百匹的罗纱织锦,加起来有六百余件,是这次出土文物中最多的种类。当时的考古人员也并非没有保护丝织品的意识,事实上他们也***取了措施,比如装裱。可惜,装裱之后,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先生前来观看的时候,发现很多服饰却装裱反了,反面朝外;装裱的时候,考古人员使用了未经实际效果证实的掺有塑料的软化剂,时间一长,水分蒸发后,织物变硬,无法展开,形同废品;仓储方面,很多织物被放入了临时简易房,根本不具备最起码的文物保存条件,导致它们被加速氧化毁坏。
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上,其实也并不具备这种大规模文物的发掘和保存基础,当然,也反映出来了当时技术人员的不专业,所以我们在后世能看到的万历皇帝下葬时身穿的龙袍,几乎已经成为破破烂烂的乞丐装,知道的说它曾经属于皇帝,不知道的还以为它属于丐帮长老。
二、帝后的金丝楠木棺椁。
金丝楠木的好处就是质地坚硬绵密,它们对保护条件要求最低,可惜在棺椁***品制作完成后,当时的定陵博物馆办公室主任不知道是接到谁的指示,还是自作主张,认为原来的金丝楠木棺椁“没有用了”,让工作人员予以破拆,只留下了棺椁的铜环,然后把棺椁木板全部扔下了山崖。
扔到山底的棺椁木板被一些当地人捡起,有的老人把它们改制成了自己的棺材,有的山民把它们改制成木箱木柜,据说他们家里的小孩子调皮,钻进木箱子里,因为盖子太沉顶不动,后来被憋死在了箱子里。
定陵,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万历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位皇后合葬的陵寝,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一片山谷中的十三陵陵区。万历皇帝10岁登基,22岁亲征后开始修建自己未来的寝陵,六年后建成,共花费当时明朝整整两年的财政税收。
此后数百年,万历皇帝的定陵先后经历了满清入主北京、八国联军侵华、北洋军阀混战、中原大战,抗日战争、***等变故,却始终完好无损,也没有被人发掘。
但是,等到1955年10月,时任北京市***的吴晗作为发起者,联合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等人上书政务院,请求发掘明成祖永乐皇帝的陵墓长陵,很快就获得周总理的批准。
不过,由于长陵建造面积实在太大,一时难以找到墓道,考古学家们只好放弃原有***,决定先找一个小点的陵墓进行试掘,等积累经验后再发掘长陵。于是在经过一番调查后,他们偶然发现定陵有塌陷漏洞,由此定陵便成为他们挖掘的对象。
当时这其中还有一个插曲,主张保护文物的一方,主要时郑振铎、夏鼐等人,主张选择了一个更小的皇陵献陵当做“试掘”目标,但被郭沫若和吴晗等人被否定,于是轰轰烈烈的挖掘定陵运动拉开序幕。
经过半个多月的挖掘,随着最后一扇门被打开,长眠近三百多年的定陵终于重见天日,中国***特意向世界公开发布消息:“明十三陵中定陵已打开……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尸体腐烂,骨架完好,头发软而有光。尸骨周围塞满了无数的金银玉器和成百匹的罗纱织锦……”
消息一经公布,引发了海内外无数艳羡的目光和赞叹之声。据统计,定陵地下宫殿共出土了各类器物3000多件,其中有金器、银器、玉器、珠宝、金冠、凤冠、兖服、冕旒、百子衣等,其中尤以万历皇帝的缂丝十二章衮服龙袍和皇后的罗地洒线绣百子衣最为珍贵。
不过,由于当时中国对文物保护的技术还不成熟,也造成了很多珍贵文物严重受损,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丝织品。
这是一次极为惨痛的教训。
1955年,在时任北京***吴晗的力推之下,定陵考古挖掘工作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其实最初,考古委员会首选目标不是定陵,而是长陵。
长陵埋葬的是永乐大帝朱棣,规模非常之大,挖掘难度非常之高,考古委员会为稳妥起见,决定先挖一个小墓试试水,丰富一下挖掘经验。
选来选去,选定了明仁宗的献陵,但考古队挖掘了几周之后,却始终找不到入口,于是临时决定挖掘万历皇帝的定陵。
献陵有幸逃过了一劫,定陵的灾难开始了。
定陵挖掘一波三折,那时的技术实在有限,没有像样的挖掘设备,没有像样的专业人才,也没有像样的保护措施。
定陵的宝贝刚刚出土,就遭到了灭顶之灾。
第一类是丝织品。
这里面的丝织品极为珍贵,诸如龙袍、锦被等等,颜色鲜艳如初。可是,这些丝织品极难保存,一旦接触氧气,便迅速氧化,失去最初的色泽,然后慢慢萎缩、变质。
当时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找到合适的保存方法,只是想当然的加了一些防腐剂,结果可想而知,丝织品刚一出土就变色、萎缩,不久之后开始发霉,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坏。
第二类是棺材。
定陵当年是在郭沫若,吴晗等人的推动下挖掘的,郭沫若非常热衷于挖掘帝陵,曾说过自己这一辈子最想挖的帝陵是秦始皇陵,李治的乾陵和朱棣的长陵,但由于之前没有挖掘帝陵的经验,所以他们调查研究后决定先挖万历皇帝的定陵积攒一下经验(试试水)。
在1958年之前,郭沫若虽然想挖帝陵但苦于人微言轻,到了1958年郭沫若出任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并陆续担任国内一系列要职,这样身兼数职的郭沫若说起话来就有底气了,同年他就和吴晗等人向***院正式提出挖掘定陵的意见并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虽然批复下来了,但当时国内很多考古学专家都曾极力反对挖掘定陵,因为当时的挖掘技术和对文物的保护技术都太落后了,毕竟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姓的生活还很艰难,国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发展民生经济上而不是考古。
但是郭沫若等人执意挖掘定陵,就这样他们打开了定陵的大门,也给定陵打开了一条万劫不复的道路。
定陵里的珍贵文物确实很丰富,各种珍珠5000余颗,各类器物3000多件,包括金银玉器,丝织品等,像著名的金丝翼善冠,孝端皇后凤冠就是出自定陵。
文物虽多,但由于保护措施不到位,甚至连存放文物的库房都无法达到恒温,恒湿,避光这些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很多文物被运出定陵后很快就氧化并造成永久性损伤了,主要就是丝织品和书法画作,像万历皇帝的缂丝十二章衮服龙袍,孝靖皇后的罗地洒线绣百子衣等丝织品,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都是后来的***品!
还有就是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位皇后,他们死前风光无限,死后的下场却非常的悲惨,由于定陵已经被挖掘,所以到了1966年,定陵被当做“牛鬼蛇神”批斗,万历帝和两位皇后的三口金丝楠木红漆棺椁被人们拖出陵外随意遗弃,最终也难逃被劈的命运,而三人的尸骨也被他们一把火烧掉,真是挫骨扬灰。
所以说挖掘定陵不仅是对先人的大不敬更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大损失,也因此周总理后来了解到挖掘定陵的具体情况后便下令停止对定陵的一切挖掘工作,尽最大努力恢复定陵原貌并决定今后不再挖掘其他帝陵,除非能完全保证陵墓及陵墓内文物的完好无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