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失调的孩子如何训练?
昨天我就收到了邀请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不知道如何解释,也许我的回答会让许多人批评吧。
感统训练的解释我就不说了,在实际的现实情况中,需要用到此类训练的其实是非常少的,比如说肢体不协调,跳不了舞,但是如果能够正常走路,其实就不必要进行感统训练。感统训练主要针对的是两类人,一类是自闭症,另外一类是多动症,
有研究认为,多动症多见于男性小孩,其实主要是受制于男孩子冒险精神多,精力较为旺盛,在学校这种组织性生活中容易干扰到他人,但多动症症状一般在十一岁左右会逐渐步入正常人水平,因此,许多研究认为,一般程度的多动症并不需要过多的介入,自然会在生理发育和社会文化影响下逐渐的步入正常水平。多动症其实最主要的是没有多少规则意识。
而自闭症,则很麻烦,英国研究证明,自闭症在感统训练的早期确实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对于自闭症日后进入社会还是比较困难的,英国的研究认为,在先天基因上,自闭症则有先天的差异,在其研究的69种基因序列中,有四种明显出现差别,自闭症主要是,对于改变性的抗拒,对规律性的适应,因此,如果学习能力比较好,自闭症常常会出现出高智商,即阿斯伯格症。他们会对我们认为的枯燥乏味的,连续性的东西产生巨大的兴趣,对于某些科学研究而言,这可能是一种非常好的天分,但对于社会性的人际交往而言,这也许就是一种灾难。而阿斯伯格症在自闭症中毕竟数量还是比较少的的,因而感统训练对绝大多数的自闭症而言,还是需要的。
但目前的社会现实情况是,感统训练有扩大化的趋势,甚至有机构认为,剖腹产也会导致感统不协调,其实就目前而言,多动症和自闭症,发病原因还没有找到,为此所进行的感统同训练,究竟是从什么地方找到原因的?
而且,大部分的感统训练需要持续性的,因此,父母持续性的陪伴在孩子身边做运动,比起一周做一次的感统训练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学会简单的训练方法,父母持续的陪伴,比起其在机构在感同训练效果要好得多。
所以,如果觉得自己的孩子需要做此类的训练,首先,应该去正规的医院去确诊是否是自闭症和多动症,如果是再介入也不迟,如果直接就去机构做,几乎都会被确诊,需要做感统训练,这样不仅父母有经济压力,也会有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不必要的痛苦。
目前而言,对于儿童就出现的某些心理症状,尽量不吃药,长时间持续的吃药会对孩子固化,自己心里有病的潜意识,而导致后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带来些帮助。
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通过药物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就能纠正。
也就是说,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病症。
感统失调并不是个别小朋友的小毛病,它其实是一个普遍现象,多发生在5、6岁至11、12岁儿童身上,只是大部分家长无发现意识。
感觉统合失调,无论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成长,这个危害都比较大,我们接触得比较多的:比如说这个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不好、情绪的障碍,有的是惊喜动作差,还有的比如说阅读障碍啊,也有书写困难、有的空间位置感特别差、有的胆小啊,像这些呢,都是因为感觉统合失调对孩子造成的一系列的一些影响。
感觉统合训练是有效的康复训练方式,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症状,来做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说训练听觉、本体觉、触觉想专业的机构方法是比较多的,这里主要提醒家长:如何在家里因陋就简,比如说带孩子坐滑滑梯。走直线、骑独轮车、筷子夹钢珠、玻璃球、还有拍皮球,先可以从单手拍一个,然后再双手拍、交替去拍。这一些看似简单的小游戏都是训练孩子感觉统合能力的一些有效的方法。
谢邀回答。
首先“感统失调”是指大脑先天性发育不足或未出现损伤时,脑干部分的神经整合能力缺失,不能有效建立神经和行为之间的联系。
“感统失调”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障碍:
1)身体运动协调障碍;
2)视听语言障碍;
3)触觉防御障碍;
4)性格障碍;
5)情感障碍;
6)认知障碍。
查阅相关文献可知,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在10%-30%之间。国内学者对儿童感统失调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任何一个儿童群体当中,这是一种常见现象,男童比率高于女童,在儿童时期进行干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
婴幼儿时期是感觉统合发展的重要时期。感觉统合训练有助于儿童对感觉***做出适应性的反应,提高儿童在学习、运动、注意力等方面的能力。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生活中常见的游戏,在玩的同时促进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
1、海洋球池
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入球池,坐着、躺着、趴着、翻滚等等,让身体接受球的挤压,加强对全身触觉系统的***和锻炼,可以修正孩子的触觉防御,强化触觉方面的本体感。
作用:强化皮肤、肌肉、关节神经感应,辨识感觉层次,调整大脑感觉神经的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