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艺术与天文学碰撞,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呢?
艺术,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籍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艺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游戏的一种特殊方式,又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属于***游戏文化的范畴。艺术文化的本质特点,就是用语言创造出虚拟的人类现实生活。艺术发生的基础是人类的语言,有效的艺术创造必须完全借助于语言。人类有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形式。不借助语言的所谓艺术创造,只能算是普通的游戏创造。在***功能的层面上,艺术与普通的***游戏具有同等重要的存在价值和发展价值。然而,艺术与普通的游戏在文化形态上毕竟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在文化的社会功能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被认真关注的必要。
而天文学(Astronomy)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学科。内容包括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行规律等。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天文学就有重要的地位。 主要通过观测天体发射到地球的辐射,发现并测量它们的位置、探索它们的运动规律、研究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内部结构、能量来源及其演化规律。
天文学的研究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对于人类的自然观有很大的影响。古代的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太阳、月球和其他一些天体及天象,确定了时间、方向和历法。这也是天体测量学的开端。如果从人类观测天体,记录天象算起,天文学的历史至少已经有五六千年了。天文学在人类早期的文明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自古以来,艺术和天文就有不可或缺的联系,人们对天空就充满了遐想,用艺术的行式来表达对天空的向往。艺术和天文学为人类进步都有着重大的贡献!
当艺术与天文学碰撞在一起,那一定是美轮美奂的!天文学在所有科学中,它的启发能力是不同寻常的。古今中外,几乎在地球的每一种文化中,无数画作、诗歌和音乐的主题都是天空中的物体。我接触过很多艺术作品,它们的灵感都是受到天文学的启发,或者某些艺术作品中包含天文学。
视觉艺术-建筑学
建筑学中的天文参考其实比你想象中的要更加普通。对于建筑师来说,光线和环境随着昼夜更替以及季节轮回而不断变化,而他们的建筑设计必须要适应这些变化,这是一个挑战。天文学对建筑艺术更直接的影响,包括建筑元素天文物体或***的结合。这包括像巨石镇这样的地方,当夏至和冬至的时候,巨石镇中几个重要的位置能和太阳对齐。
由于天文学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许多天文学的主题元素被用在设计中已有数千年之久。甚至最早的一些洞穴壁画也显示出星座被描绘的迹象。
摄影艺术
随着长时间曝光的实践和CCD相机的发明(CC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能够把光学摄影转化为数字信号),天文摄影已经成为专业艺术家和业务天文学家共同的艺术形式。天体摄影很容易成为一种爱好。
天文学是一种普通的音乐学科。虽然太空中没有任何一丝声音,但人类已经为地球以外的宇宙创作音乐有一段时间了。
上图是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的作品《天文学家》,于1668年左右完成的一幅画作。这幅画是一幅被画在帆布上的油画,目前正在巴黎卢浮宫展出。“科学家的肖像”是17世纪荷兰绘画中最受欢迎的主题,维米尔的全部作品包括这位天文学家和稍晚一些的地理学家。
天文艺术
天文艺术是空间艺术的一种,它是一种视觉化外的太空想象。这种艺术的一种主要特点是空间环境,这是人类的新领域。许多其他作品描绘了外星世界,像黑洞这样的极端物质,以及来自天文学的灵感概念。
天文艺术主要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由Chesley Bonestell开创的,他解决了令人生畏的***问题,他用他那锐利的眼睛作画,一丝不苟,创造出了逼真的视觉印象。
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艺术家把他们关于太空的一些想法,以一种更为艺术并且直接的方式展现出来,他们既描绘了如何离开地球的最新想法,也显示了那些正在等待我们探索的奇迹。
我国天文观测方面除了天眼之外还有个天籁***,这个***是做什么的?
大家都知道我们有个“中国天眼”,它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天文观测设备,直径达500米,球形反射面积达25万平方米,相当于35个足球场的面积。天眼***实施以来,已经观察到了百余颗脉冲星,并且也多次观测到了快速射电报。
很多朋友不了解的是,其实我国在天眼***之外,还有个天籁***,从本质上说,天籁***是一种长波段的射电望远镜阵列,位于新疆巴里坤大红柳峡乡的戈壁滩上,在红柳峡乡卫生所背后,有一片彩钢瓦房,不知道的朋友一定不会想到它就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红柳峡观测站。进入这个天文观测站内,你并不会看到有什么听观测设备,里面只有厨房、会议室、宿舍和一些神秘房间,其中有数字机房、模拟机房等,那么这个观测站的天文观测设备在哪里呢?实际上它远在12公里之外,在一片荒无人烟的无人区里,有着成片的类似于电视信号接收机的大型“锅盖”,旁边还有大型的柱状“钢床”,它们像一片矩阵一样矗立在这片荒漠中。
这些“锅盖”和“钢床”,实际上就是一片射电望远镜阵列,该项目在2012年启动,于2015年年底建成,2016年年底通过了课题的验收,2017年10月又通过了863项目验收,至今已启用数年时间。
早期天籁***的射电望远镜其实是一个口径40米的阵,它们可以接受到长波段的无线电波,类似于我们的收音机天线,但是功能方面要强大得多,它们接受的是来自宇宙深处的“天籁之音”。
这里所讲的天籁之音可不是普通的收音机信号,天籁***目标的第一步是争取探测到宇宙中的中性氢,之后要去探测暗能量,这需要口径100米的射电望远镜阵列,暗能量被认为是宇宙中最强大的事物,正是它在推动着宇宙的急速膨胀,这种事物占了宇宙总质能的68.3%左右,但是它的存在形式我们看不到,而它推动宇宙膨胀时的磅礴之音,也还没有被我们听到。
天籁***的望远镜也可以看到快速射电暴,它的优势是巡天的面积相当大,可以说要比天眼所看的巡天面积大多了,这也是天籁***望远镜具备的技术优势。
总之,天籁***建设的目的是要接收来自于宇宙深处的各种信息,搜集到信号后通过线缆传回观测站数字机房,然后再发往北京进行汇总分析,根据这些数据信号来寻找暗物质和暗能量的信息,所以这片巨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阵列就如同一个功能强大的宇宙电波收音机,在时刻收听着来自于宇宙深处的声音。
负责这个项目的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暗物质与暗能量研究团组。截止到目前,该天文观测站已经接收到宇宙信息400TB,经过研讨分析,已经得出初步成果,预估今年的11月份或有相关成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