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的书法篆刻展览,平时也没有人看,这展览有什么意义呢?
文字史不等于书法史,
文字家不等于书法家。
有了楷书才有了书法。
书谱:伯英不真点画狼藉,
有了楷书才有了草圣!
有了晋楷才有了书圣。
有了唐楷才有了个性:
颜、柳、欧、薛、褚、虞。
没有楷书才有了丑书,
创新只能创丑无个性。
为什么呢?因为书协自己都不知道书法应该怎么写?学古人的书法也没学好,提到理解书法的精髓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呢!他们表面是按照古人的法帖作参照物,实际呢!只是按照他们自己主观的判断书法的优劣。
书法展览是话语权人的专利,有话语权人的书法大约都那样!不用看就想出来了!看不懂的自然不会看,看的懂的,怕恶心!似懂非懂的呢?好像能去去几个!除了这些,去看的都是有所图的人,你想能多吗?
书法想弘扬就得广泛地一首民间的高手,无论是彼此没争议的,或是彼此有争议的,都做到一起去争论,去辩论,甚至是真刀实枪地用书***出个真章来,然后再去制定一些标准,有了标准才能规范,有了规范才能让书法人有所希望,那样书法才能繁荣,才能发展。
名人书法、篆刻、字画都是艺术品,收藏都有增值空间。尽管展出时参观的人寥寥无几,但懂得鉴赏的业内人士仍然不少。展览只是一个交流和互相了解的平台。真正的交易没有几幅或者几个。更主要的是为行家们提供收藏所需的见面机会而已……
的确,没人看的展览,没意思。如同开设了一个平台,却没有流量进入。强东的京东,没人上来逛,他得急死。
古人是不办展览的,不论书法还是绘画,办展览是西方传来的形式,是艺术沙龙的延伸。有沙龙就有评论,还有艺术保护者,这其中都是理性的艺术活动,互相探讨,是个自由的开放的而不是吹捧的活动。
书画展览在当下由于网络展示的兴起,优点有很多,同样能够推送到读者眼前,虽然缺点是少现场感,但多数书画展览缺少相应评论,又缺少一个共同的审美,都是看过丢过,有现场感同没有一样,那么,现场的展览的意义大打折扣,作者为了展览而展览的虚荣,却膨胀了。
没人看的展览,多是胡闹,艺术背后的审美,如思维启迪,引领启发的当代性没有。特别是书法篆刻展,次次面孔一样,***太强大,没有看赏的意义,其和古人法帖比较,粗陋,和古人的文化比较,则味同嚼蜡。
其实这也是当今书坛之怪现象之一啦。究其原因可从两个方面看待:
一方面,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的文化生活也自然有所提升,习练字画的人呢也渐渐多起来,当然所谓的协会也应运而生、遍地开花了[呲牙]。但要入会总是要有点条件滴,比如,比赛获奖证书啦、办个展证明啦等等。于是便出现了这种即便没人看也要办的诸多展览。
其实办展者心如明镜,他们要的只是几个镜头、几张图片而已,然后呢,就可以自己掏钱印制名片、宣传册了,一见面,你的片子上不带几个帽子就不好意思说是搞艺术的[我想静静]。
当然,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书画艺术依然是阳春白雪、小众人群。我们的宣传普及还远远不够!或者,至少说明,我们大众的口味依然停留在食色性也的八卦花边***之中有待提升。
但,无论怎样,这样的展览不办更好,不看也罢。
篆刻艺术有哪些著名的流派?
其实最主要的就是两大流派,皖派和浙派。皖派代表人物是邓石如,浙派代表人物是丁敬。当然各自还有许多名家。皖派的特点通常说就是“以书入印”,像是在石头上创作书法作品,“笔感”强烈;浙派相对比较苍茫浑古,更多古趣。但事实上,皖派、浙派也并非泾渭分明和水火不容,大多并无门户之见和技法争执,后世更是兼学其长。
1、程邃(1605—1691),字穆倩、朽民,号垢区、野全道者、青溪,别号垢道人、江东布衣等,安徽歙县人。程邃博学多才,善书画、诗文和金石考据,尤精篆刻。他的篆刻能在清初低谷时期异军突起,另开新风。
2、董洵(1740—1812),字企泉,号小池,又号念巢,安徽山阴人。他的篆刻白文印师法秦汉,时而在一印中融会秦汉之特点,颇有新意,且见精神。朱文印厚重圆活,有封泥之趣。
3、巴慰祖(1744—1793),字隽堂、晋唐,号予藉,又号子安、莲舫等,安徽歙县人。他的作品以仿汉、拟古见长。朱文印以元朱文为宗,参入己意,娟秀静雅。所刻白文印得苍茫古趣之韵。他摹刻的汉印有两卷,即《四香堂摹印》。
4、胡唐(1759—1826),初名长庚,字子西,号翁,别署城东居士,安徽歙县人。篆刻得其舅父巴慰祖亲授。其印风与巴慰祖较近,白文印略工整简洁;朱文印则秀美有余,劲健不足。
5、王声(生卒年不详),字振声,一字寓恬,号于天,安徽新安人。篆刻与董洵、巴慰祖、胡唐齐名。由于“徽派”之间相互影响,其篆刻创造性不大,善用小涩刀,风格与董、巴、胡十分相近。
6、丁敬(1695—1765),字敬身,号砚林、钝丁、龙泓山人、孤云石叟、胜怠老人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丁敬是清印坛影响最大的篆刻家之一。他以创新意识强烈、面目众多、文字取材广泛、博览精取,创出了一条“离群”且标新立异的崭新道路,从此执起了“浙派”的大旗。宗其派而起的有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人。他们八人因都是浙江钱塘人,历史上称为“西泠八家”。也有人称前四人为“西泠四家”,后四人为“西泠后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