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书法从《圣教序》入手吗?
首先要明白《圣教序》有两种版本,一直是怀仁和尚集王羲之的行书形成版本,一个是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楷书版本。一般说《圣教序》都指的是怀仁集字《圣教序》。
学习书法,尽量从楷书学起,我自身体会顺序:欧颜柳赵(网上大多是颜欧柳赵)。我为什么这么讲呢?主要是你开始要学颜体的话,对于笔法细节会学的不到位,欧楷比颜楷细节处理得好,对笔画基础有很牢靠的巩固。颜体看似易学,但没有楷书基础,不好写出气势,很容易写出把端庄大气写成傻大黑粗。
学好欧楷,便有了基础,再去临摹行书,而《圣教序》就是最好的范本。欧楷与《圣教序》一脉相承,又几乎是同时代的产物,具有绝对的关联性。
如果不学楷书,直接上手《圣教序》,你写出来的字绝对是得了“软骨病”,没血没肉;如果你从楷书练习,又不去适当地练习行书,可能会显得楷书呆滞,无神。同时学习两种书体,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习书法啊,一定要好好临帖,也更要多多思考,尽信帖等于无帖。临帖不是写字,临帖只是手段,最重要的是总结经验,得法。
书法无期,慢慢学吧;书法无欺,来不得半点虚伪!
初学书法,选帖很重要。
《集王圣教序》虽然不是王羲之亲笔手书,但也是现存王书字数最多的,选《集王圣教序》做入门发帖,当然是可以的,但也有弊端。
因为《集王圣教序》是刻本,不是墨迹,是集字,不是原作。所以在用笔的细微处,整体的行气,都存在缺憾,初学者不可不察。
初学者可以先从二王体系的楷书入手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小楷,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楷书,都是学习二王书风很好的桥梁。
还有书法史上被认为继承为主,创新不足的陆柬之、薛绍彭,正因为他们继承的好,而二王有缺少真迹,所以学二王体系的行书,陆、薛也是很好的选择。
《圣教序》是怀仁集王羲之字所成,怀仁为王羲之的后裔,奉唐太宗之命用了二十四年的时间,尽集王字,大者摹缩,倚者扶正,都收在“序”之中。由于至今尚未发现有王羲之的真迹流传于世,因此《圣教序》变成为我们的珍贵法帖。对于初学王体行书者来说可以在有一定楷书基础上再着手《圣教序》为好。因为:
1、《圣教序》纵横飘逸又变化无穷,也就是说技法特别丰富、多变。没有一个很好的基础是很难去把握它的技法,更别说精气神了。说通俗一点细节特别多,让你很难去把握。可以说临《圣教序》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功力是很难掌控的,写得不好就会变得非常“平”。
2、《圣教序》是集王平日所写的靓字所成,怀仁尽集王字,单字好把握。我们拆解圣教序单字进行探究:发现单字的笔法、形态是值得推敲的,是有一定规律的。
3、因此,初学行书可以尝试从《圣教序》中的单字入手,单字写好后,再进行整篇临摹,循序渐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书法初学 途径有很多
由集王羲之《圣教序》是可以的
一般 可以 从 颜,柳,欧,赵 楷书入门
也可以从 篆隶入门
小学生最好从楷书入门为好
可以解决书写规范问题
圣教序入门,可以更多学习王羲之书法,行书的笔法,风格,规律,好处很多。
学书法选择从《圣教序》入手,应该是可以的。因为现在练字(书法)的人越来越多(当可看作休闲习智、陶冶情操、增强自身的艺术品味等,并非只想当书法家),也很少看到一些硬性要求说练字须从楷书或隶书开始。而唐-僧怀仁集王书《圣教序》是属于行书,每个字都是他从王羲之的墨迹中(行书为主)精心挑选的。离王书的精韵最近,为后世公认的习王行书范本,且字数多,从另一角度看,学《圣教序》比学《兰亭序》更有好处,更能吸取王书精华。因为前者字数比后者多,能获得后者没有的字的写法,又同样属于王书风格。只是平时或每天练写,不必贪多,每次以临写三、四十字为宜,待过一段时间,感觉临得接近原作韵味,再慢慢增加临写字数,如此反复至整篇临写完毕又有神韵之后,再分多次、每次都可通临全篇,这样,对下一次临写后者(即《兰亭序》)或王书的其它行草书如《十七帖》等会更加得心应手。临写期间,要多分析、对比,多读帖、也可参考他人是如何临写、与自己的习作有那些差别,或多与同行交流心得,虚心听取友朋的意见,以期改正进步。习字之人,每张字的字数大多经历从少到多、从差到好,写几个字的横、直幅感觉不错,而写成整篇的诗文习作不太好的过程,这时,自己已能判断习作中字与字之呼应、章法布白的变化或整体神韵的美与不足,再拿当代那些习王有成的书家的作品相对照,也可多读米芾、王铎等的行草书,找差距、求改变,继续写,这样,不用多久,每次创作的作品的整体效果、韵味、气势、神***等,就会有由浅入深、渐入佳境、越来越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