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梵高和毕加索同为现代艺术大师,他们谁的绘画技法更高,影响更大呢?
你好,亲,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
一因为梵高,毕加索,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艺术观念也是不一样的
梵高所在的时代背景是后印象主义时期,提倡表现艺术家的主观内心世界,认为艺术应该忠于个人的感受和体验,创作时自由表达自己的主观情绪
梵高的作品《麦田鸦群》,画中是他喜欢的蓝***调,麦田里的道路,伸向未知的远方,暗示画家内心的孤独,绵延不断的绝望和孤独
画中旋转不安的***笔触,暗示画家躁动不安的内心世界,一群乌鸦划破夜空,仿佛是画家对死亡的绝唱
梵高的这幅作品,充分体现了后印象派画家注重描绘内心世界,精神状态的艺术特点
现代艺术时期,其艺术特点更加提倡主观情感的宣泄与表达
感谢邀请我回答问题。
首先,个人认为此问题不好回答。西洋画,也就是油画,就其绘画艺术形式来讲,大多是“抽象派”,“印象派”,“现代派”和“达达派”等艺术。由于梵高和毕加索二人,一个是“后印象派”,另一个则是“现代派”艺术的代表,艺术流派及艺术表现方式不同,所以无法相提并论,无***其艺术性的高低。若要谈及对此二人作品的喜好,本人还是喜欢梵高的作品。至于二人对后世绘画技法的影响 ,梵高对二十世纪的绘画艺术影响,还是很大的。
不能问这样的问题,这种问题显得太外行了!就好像你问是少林厉害还是武当厉害一个道理。根本没有这么比的。你问这个问题,是想给谁戴高帽儿吗?这两位***,真的真的需要像你这样的高帽儿吗?当你只配学习时,就老老实实学习,当一个沉默的学生,别站起来让两个大神比比谁更牛?!闲的!
我是画大卫,可以关注我。谢谢!
谢邀。
一,梵高和毕加索都是了不起的绘画***,都为绘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梵高和毕加索一个生活于19世纪,一个生活于20世纪。两人身处的时代背景不同,遭遇不同,成长的环境也不同。
三,梵高属于印象派画法,毕加索属于抽象派画法,两人的绘画表现形式迴然不同。应该说各有特色,各有千秋。
四,梵高一生只活了37岁,创作的作品有近千幅。而毕加索是著名的长寿画家,活过了90。据说一生创作了3万幅作品。这个数字是古往今来很少有画家能够相提并论的。***如梵高能多活几十年,情况一定会大不一样,但是世上没有***如。
毕加索画作欣赏
五,实事求是地讲,梵高的画作和毕加索的画作都不是太合乎大多中国人的欣赏口味的。两个人在中国的影响力基本相当。但在西方,由于毕加索作品更为丰硕,又是近现代画家,影响还是比梵高要大一些。
六,实际上,梵高和毕加索两位***的绘画技巧和对艺术的追求探索以及创作精神创作态度都值得后来画家们学习借鉴。我以为,比较他们谁的影响力大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个人见解,欢迎探讨。
谢邀。 水果的种类繁多,口味各异;什么地方适宜种植什么,什么时候成熟上市也不一样。
还有不少水果在当地司空见惯,可是贩运到别处却身价百倍。 艺术品,或者题主说的梵高和毕加索大概也和这些水果的命运差不多。
毕竟各人口味不一样,而且那些常年都可以买的到,人见人爱的水果品种比如苹果、梨、香蕉并不多。
还有不少由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不同,能不能算得上水果的如槟榔、西红柿。有点认为是水果,有的认为是蔬菜。
毕加索和梵高也是一样。毕加索是西方现代画派(立体派)的创始人。以写实为主,而毕加索的作品创作又经历了从“红色”到“蓝色”到“黑色”几个时期,为西方主流画派。
毕加索一生创作的花作据说三万多件。而且他是第一位活着旧看见自己的作品被罗浮宫收藏的画家。
梵高,早于毕加索的立体画派,属于印象派,也是印象派的开山鼻祖。因精神问题曾经割掉了自己的耳朵。 最后因神经病跳河***。
说实话,梵高的作品在西方也是曲高和寡。在中国的欣赏者、追捧者更是寥寥无几。
这种很难看出(猜出)作者到底表现什么的画作很不容易被大众认可。
换句话说,在中国人看来,他们更喜欢那些写实的作品,比如中国画的“工笔画”;或者画作中留给人们并非漫无边际的遐想。
大数据目前有应用案例吗?
制造业需求市场
一、行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当前,我国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国家工信部印发《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2013-2018年)》,积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工信部先后认定16个两化融合试点城市, 各地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上海作为首批8个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之一,连续5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图表:2016年中国制造行业信息化投资规模统计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
2013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投资达620亿元,略有增长,同比增长率为0.8%。2015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投资规模达到655亿元,同比增长3.4%。但是中国制造业中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差距很大。石化、钢铁、汽车等行业集中度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较好,一些企业已基本具备了与国际同行接近的信息化水平;而纺织、轻工等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普及水平的提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日益渗透融入到产品研发、设计、制造的全过程,推动产品生产过程的重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