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家的角度该如何解决大众对于艺术一头雾水的现状?
感谢邀请。
对于这个话题讨论首先我要说的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优于生活,高于生活,在于对生活的感受感悟。 无论何种艺术都是在当代社会主流或艺术家 创造者的小世界发生。
现在有很多的展览,名人字画拍卖,艺术品拍卖等。 很多人对于艺术的感觉是,
咱们老百姓看不懂的就是艺术。 咱是大老粗不懂这个。 又或者是 这都是什么呀,乱七八糟的还卖这么贵。
在这类评论中,大家说的对又不对,还不是错误的,思来想去我觉得用 有瑕疵 来形容是比较正确的。
为什么说是 有瑕疵,首先我的肯定是,艺术来源于生活。
然后咱们可以看,既然艺术来源于生活了,那大多数人看不懂 不理解的能算作艺术么? 它不能,它只代表了作者的小世界,这个作品的价值仅仅是小部分欣赏的人和一些人们对于作者本身的尊重与肯定。 这个作品它可能上至千万 亿万,又可能下至卖废品,当然也有隔代兴起的可能。
可世人都推崇的毕加索呢,我想大多数人都不会觉得他的画美吧,既然多数人都看不懂,那能算作是艺术么? 当然能算作,对于咱们大多数人欣赏不来,不理解, 其实也都正常,咱们很多人也没经历过当时的社会,对于那个时代的文化也不甚了解,不了解归不了解,但是推崇了这么多年,它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就不要随意点评了。
咱们再看,那如果某某作品特别亲民,贴近生活,让人一看就觉得很亲近,就像是身边平常存在的事物一样, 那 我觉得到时候人们对于此作品的评价都会很好,但是高度一定没有很高,而且 也不会有多少人觉得它珍贵了。
毕竟物以稀为贵么。
感谢邀请!
我不懂艺术,也就不敢多说,只是讲一些简单的体会。任何一种艺术当你展现在受众面前都不可能被所有人接受。因为受众对艺术的门类是有选择的,由于年龄,阅历,学识,经济,地域等决定了他们的爱好与选择。
但每一门艺术都想爭取尽量多的受众,那你的作品就必须是受众生活的升华,让他们感受到这个作品是我需要的,知道的,但确是超越我想象的,那那就是对了路的。
但受众想要接受某一门类的作品也必须去学习相应的知识。比如你听了一段你喜欢的交响音作品,那你可能去了解什么是交响音乐,由什么乐器组成,那些是主要乐器,那些是色彩乐器,,,,,。
当你具有初步的相应知识,那你就会接受对应的艺术作品。由于爱好有取向的,你就无法强求,也强求不了別人不想接受的东西。比如我爱好京剧,就只能到戏院去看,到票房去演,到公园相应的地方去交流,如果硬要到公交车上去放,那別人说你是什么都还过份!
所以艺术是必须施主与受主相对应,才不至一头雾水。当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就有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条件,也就有了接受高品味艺术的能力。
首先先从艺术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角度去理解。
艺术作为一门学科 学术派的当代艺术本身还是高深难懂 让无艺术知识的大众无法理解的。就好比大众看不懂工科 理科的博士论文一样 你的知识层面达不到那个程度最多也就只能看个热闹。
艺术家逐渐抛弃易懂的巨像艺术本身跟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读过艺术史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现代艺术的起步是在照相机出现的***下艺术家开始反思如果能用简单快捷的方式去展现生活自然中已经出现的东西 那么绘画还有什么意义呢?在这种***下 印象派开始逐渐抽离形的概念 后印象派开始逐渐抽离写实的色彩。之后抽象艺术逐渐发展起步。
大众该如何理解艺术呢?
试问各位非艺术专业的朋友 你在基础教育阶段从美术课里学到了什么?是不是今天美术课不上了?直接改成语数外?其实仔细翻看美术课本你会发现 美术课本里的东西如果你都读过了 那么其实理解当代艺术并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当然高深莫测的哲学思考你可能看不懂 但最起码你会有感受艺术品的基本能力。高考指挥棒一挥 其实真的也就没人再去关注艺术理论艺术史的东西了。
艺术家的工作是在做什么?每个艺术家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去突破艺术现有的局限性。这种突破叫做创作。艺术作为伴随人类起源的一种表达形式他的发展 规模 理论基础 时间创做的范围远远大于 科学 技术。所以当大众还在试图读懂已经存在的艺术的时候 很难直接看懂距离自己很遥远的 处在艺术范围边缘的当代艺术创作。如果想要读懂 就要画大量的时间去欣赏 去阅读去追随一个艺术家的探索历程。这种时间不是你花一两个小时读一篇文章就能够简单读懂的。
所以那些说无法理解当代艺术的人只能说 你看的还不够多 关注的范围还不够广泛深入。
普及当代艺术的概念真的是很难的。一个重复已有的艺术形式的作品也并不能够算创作。而艺术家的本职工作确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