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号艺术收藏

万达投资艺术品怎么样

  1. 京东进军艺术品市场,艺术品消费时代真的来临了吗?
  2. 有的顶级富豪,为何热衷砸钱买书画?
  3. 沈阳太原街为何风光不再?

京东进军艺术品市场艺术品消费时代真的来临了吗?

国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对艺术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这是趋势,顺趋势走自然是正确的抉择,只是这个艺术品消费时代真的已经来了吗?恐怕现在还言之过早,毕竟还没来到家家小康的时代。

艺术品收藏自古有之,但从收藏-投资-消费需要一个过程

可能题主只看到了京东进军艺术品市场,而据我所知进军艺术品市场的何止京东一家!艺术品其实在国内民间有个更通俗的叫法就是古董,而古董这玩意儿在咱国人的心中和传统观念下一直都是要秘而不宣的。

万达投资艺术品怎么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然而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发展自1***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已经经历了三次周期性“***”波动:第一个***是在1995年至19***年,第二个***是在2003年至2005年,第三个***是在2009年至2011年。再根据国内外经验来看,艺术品市场一般也有周期性,大约一个周期为7-10年,所以如果按这个周期来推算2019年或许真的是第四个***期的开始。

聊完了周期以后我们再来说一说当下的市场现状,从嘉德保利、匡时等一线拍卖行拍卖现场观察,掐尖的高端拍品几乎都被企业所包揽。企业携大量资本进入艺术品市场,从之前的新疆宝汇、万达集团、龙美术馆等,到新浮出水面一大批,如苏宁集团、广电总局、宝龙集团、华谊兄弟、三胞集团等都在近几年专门设立旗下的艺术品管理公司

当然京东进军也算一大巨头,可所有的这些虽然迅速将中国艺术品市场推入了亿元时代但却并不那么接地气,因为尽管有钱人越来越多,中产阶级的比例在不断增长拉大,但整个金字塔最大的基数人群还是被刘益谦、王健林等富豪藏家一掷千金的大手笔在心中无形地竖起了一道高墙。

万达投资艺术品怎么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从这些层面来看艺术品市场确实在发生着变化,但目前只能说从收藏走向了投资。当然上面提到的这些企业抢购高端拍品也并不只单单是收藏那么简单,多半都有创建自己美术馆、博物馆的长远规划且已经有了实际行动和真实案例比如言午画廊、宝龙艺术中心等等…而这些以及未来的全方位的产业链才是艺术品市场向消费时代过渡的强有力推手。除此之外,国家现在也大力提倡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政策上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扶持,但就当下而言考虑艺术品投资是很不错的时间节点,要说消费时代可能还为时尚早。

有的顶级富豪,为何热衷砸钱买书画

这就是品位和眼光。名人字画非常有收藏价值升值空间大。

自己收藏后不仅可以赏心悦目,陶冶情操,让自己增加文人气质,还可以当作投资,静等增值

万达投资艺术品怎么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家有藏书千万卷,

百年熏得一状元。

沈阳太原街为何风光不再?

沈阳太原街为何风光不再?我想这里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所导致。

一是布局不合理导致原有的商埠氛围不再浓厚。负责任地讲,近些年来沈阳太原街地区的改造应该不是很成功的。盲目崇拜高大上,追求实现领导人的面子工程,最后的结局实在不怎么样,改造后的现状是,使得原本热热闹闹商埠氛围弄的荡然无存。现在的太原街除了中兴大厦貌似还算可以,新兴的玖伍图书也还火热,但却因此丢下了原来面积不小的购书中心。华联商厦、伊势丹百货、兴隆大家庭,走马灯似的换主,现在基本也是闲池阁。聚敛不起来人气,何来商业百货的兴旺发达?应该说,商埠战略布局眼光的严重缺失,是导致沈阳太原街风光不再的主要因素。

二是城市人均零售商业面积超标。关于人均零售商业面积,国际上有个版本认为发达国家一般是1~1.2平方米。更有认真的学者根据我国的情况,精算到我们的一线城市人均应为1平方米,二线城市人均应为0.75平方米。那么,沈阳又是怎样的情况呢?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7年年末,以沈阳户籍人口730万计算,人均零售商业面积已达1平方米,且预计到2020年沈阳人均商业面积将达到1.6平方米。这个数字标准已大大超过发达国家,实际上沈阳不过仅仅是个发展中国家的二线城市,到2017年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仅仅为41359元。

回头看看沈阳这些年来的商业建筑,尤其所谓的金廊沿线,可谓风起云涌,大型商厦一个接一个层出不穷。K11购物广场、茂业中心、万象城、恒隆广场、乐天百货等等,有一些商厦几乎建成就歇菜。严重超标的人均零售商业面积以及线下的人均消费水平,无疑也是导致沈阳太原街人气不旺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是线上的网络购物冲击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当下的购物源头宽泛,是导致实体店风光不再的另一个原因。以前的百姓购买商品,只能也必须到实体店购物。现在高速发达的社会,购物源头早已不局限于实体性的百货商场了,尤其网上购物早已严重冲击着实体商场。只要你想买的东西,坐在家里,几乎都没有买不到的,包括国外代购。早些年乐于亲眼看到具体物品才肯掏钱的一代老年人,如今上街也走不动了。当下的年轻人即便逛街也只是权衡比对,毕竟实体店的成本问题所连带的商品价格,根本无法与线上网店所抗衡。

以上,先想到这些,欢迎补充。节日快乐!

沈阳太原街也基本变为“老”的商业街,过去老的店铺比如:沁园春,大明中表,秋林公司,圆路,圈楼,妇女儿童商店,太原街大药房,工艺美术,和平商场等等,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改造,不断的更新换代,形成了新时代的新的商业模式

新型商业模式的掘起,历压老、旧、陈的消费观念,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永远不变的模式,主导层面不去创新,不去挖掘,它永远就是滞后。

现在又是一代人的改革创新的时代,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新型的产业化突飞猛进,用新视觉看新世界

沈阳有两条最出名的商业街,太原街中街,十几年前,太原街是热闹非凡。现在的太原街是冷冷清清。商场一家接一家的倒闭。现在只剩下中兴,还在苦苦的挣扎。百盛这些年也是要拉不死的,还有一个万达广场。其它的像五州,新世界,伊斯丹,再到后来的兴隆百联,潮汇,都没有开几年,就倒闭了。实体经济不好,大环境是一个方面。现在网购太多,出来逛商场的人越来越少。另外一个出来逛商场,停车也比较麻烦。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沈阳这些年开的商场越来越多。沈阳的商场在全国大城市来说,我看了一篇报道说密集度是全国排第一。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本来东北的经济就不好。在接二连三的开大型的商场。这边开那边倒闭。中兴商场是沈阳最大的商场。但是它的布局不合理。缺少***[_a***_]。重新扩大以后,效益反而不如以前。另外一个沈阳的商场越开越多。顾客的分流就比较严重。以前沈阳有四大商场。中兴联营商业城铁百。现在在四大商场只有铁百效益还算好一点。另外这三大商场都是在苦苦挣扎。经营的模式还是和20年前一样。自然人越来越少。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其实还是选择太多了,小时候购物逛街,买品牌就去中街太原街,中兴,联营,新世界都是老字号,图便宜就去五爱,虽然***货多,但毕竟都没钱。

如今除了一些年纪大的人意外,又有多少年轻人住在沈河,和平?而且家家都有车,所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何必去中街太原街遭罪呢,堵车不说,停车又贵,对于年轻人来说,时间更宝贵,所以不是沈阳人真的没钱消费了,而是不爱去太原街了,就近原则,差别不大。

网购确实分流了很多购物量,家里缺啥少啥,拿起手机就买,一二天就到了,节省了很多时间,比去商场要快捷,所以这也是时代的进步吧。

最后商场因为租金物业费的原因,东西确实贵,真贵,不划算,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毕竟东北不是很富,收入不高,但商场里的东西,绝对不比北上广便宜,钱都买房买车了,哪还有钱花几千买条裤子买双鞋呢?海澜之家才一二百,也很好,谁都不想被当冤大头吧,除非花的不是自己的钱!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enhilltechnology.com/post/14284.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