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北京教委通知禁止在微信群宣布学生成绩攀比,但过年了家长晒孩子奖状咋看?
感恩邀请。我是教大育小。关于北京教委宣布的这个微信群的管理,我是非常造成的。
微信的出现大大的方便了我们的交流,随着手机互联网的出现,手机智能化的发展,微信这个软件的不断提升,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微信群的便利也给大家带来了方便,同样的,班级群更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便利,
同样也带来许多的弊端,具体可以这样来看:
- 首先:班级里过于便利的信息交流,让孩子失去了必要的隐私,加大了家长和孩子的焦虑情绪,压力增大。
- 老师本来只是通报一个情况,可能点名,或者说是表扬什么,可是家长会在不经意间引起家长的攀比心里,久了难免会殃及孩子
- .其次: 班级群里的乱像屡禁不止。比如有的家长发投票信心,拉票,募捐等,甚至家长无休无止的讨论,碍于班级情况,家长之间的各种关系,面子问题等,许多家长被逼参与,会造成一种不良的关系,影响孩子学习和班级风气等。
- 作为家长,都有以孩子为荣的心态,奖状是一种证明,建议家长可以到其它地方晒,不要在班级群里晒。
- 我建议可以***取禁言制: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尽量不要在班级群里讨论。只是下发一些通知。
- 2.创建群规,一旦违反,可以考虑移除群。这个建议家长们来制定,共同遵守。长期以来,因为是班级群,所以不能移除,一旦不合家长,就造成和老师的矛盾。
- 家长制定群规,家长参与管理。毕竟成年人更需要为自己行为负责,做好榜样。
- 第三:建议老师平时涉及孩子问题,极少数的孩子的,老师和家长私聊,私下沟通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却格外脆弱,需要大家用心呵护。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虽然我没晒过奖状或奖杯,但别的家长晒孩子奖状,谁也没有权利控制或阻止吧!
毕竟,人家在人家的朋友圈里晒一晒,是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也没涉及到国家机密,也没违法,谁也管不了呀!
要是不想看,可以屏蔽。
但是北京教委发的这个通知我还是非常赞同的。
不得发布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广告、求助、募捐、拼课等信息。要尊重学生隐私,不攀比家庭背景、不晒娃,不刷屏问候、点赞,不得发红包。
——这些绝对是妥妥的正能量!
但是“中小学生微信群内不得发布学生成绩、排名,不批评或表扬学生,制造焦虑”这句话我觉得有待商榷。
其实小孩子有几个知道焦虑的?
大多也就是考试紧张而已,或者考不好担心老师批评、担心妈妈责骂。
焦虑的都是大人!
首先为北京市教委的做法点赞。在微信群里表扬学生或批评学生实在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很多老师没有觉得不妥,或者不合理。
一是因为微信群快捷方便。有的老师把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名单,一汇总发到群里,希望得到家长的重视,给出合理的解释;有的老师把调皮捣蛋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拍照,发到班级微信群;有的老师,把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名单或者作业发到班级微信群,以示鼓励。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促进教学,提高成绩。
不过,这样做忽视了家长和学生的感受。有的家长私下里曾这样说:以前孩子如果完不成作业,老师发信息,***,感觉都丢人了。现在直接发微信群,如果孩子完不成任务或者表现不好,更丢人。这是家长的感受。
作为学生呢?有的人可能说了,连作业都完不成,还要什么面子,自尊心怎么那么脆弱?话是这样说,但是作为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就像大人,如果你在单位略微有点失职,是领导私下给你指出来,你心里舒服呢?还是在同事群通报,更易接受?不言而喻,当然是前者。教育的目的是促其改过,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也许更容易孩子进步。
那么,为什么不让在群里表扬学生呢?这个我的意思是,表扬还是可以的,是不是怕学生虚荣心膨胀?骄傲自满?
不在微信***学生的成绩,这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实施,目的是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避免家长之间攀比,给有的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注重孩子的隐私,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同时也是为了整理规范家校联络的途径,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更有利孩子健康成长,北京市教委的初衷是好的!至于有的家长晒孩子的奖状,那肯定是一种骄傲、自豪和满足。只要不在班级群里晒,随她去吧!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扯淡的规定,不公布成绩,不批评,你知道你家孩子啥水平?现在孩子咋了?玻璃做的?不能碰?
有本事一直保护啊,一直别说,完了包大学,包研究生,包分配!
国情就是这样,小时候不努力大了就喝西北风,考不好有理了?每天不好好学,期末完了成绩不好掉金豆子就心疼了?又不是每个家长必须让考第一,而是公布后知道自己孩子在班里啥水平,看下学期怎么跟上。
咱们小时候早自习晚自习的,学不好让训一顿,甚至打几下,当时可能委屈,过后害怕了就赶紧学。也没哪个就受不了考第几就死去呀?
对孩子好不是过度保护,而是正确面对问题
作为一个人,从小就应该适应排名,小时候是成绩,大学是学校,工作了是薪资。你结婚还不是要彩礼,要房,车?这不是排名?稀里糊涂的人生是霍霍自己,不是保护
等我们家长两腿一蹬走了,谁给你孩子保护?只有他!
考不好还想有皇帝待遇?就像成年人没挣到钱能好好过年?窝家里连个年夜饭都吃的不美气!出门走亲戚也去不起,这该谁保护?
话糙理不糙,你家里没有思聪那么多钱就别放纵孩子潇洒,实话说我们普通人不是不会享乐,而是没有那个资本,必须不停地一直努力。
首先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老柯说教育会全力奉献自己的精心思索!😍
从问题主干可以分析出,这是一个在读学生的家长联系群,对于类似的家校联系方式,做如下思考:
1.家校联系群便捷了家长老师间的交流沟通。
目前的家校联系群主要是指QQ群和微信群。通过QQ或微信群班主任老师可以便捷的下发通知、布置作业、传递消息等。科任老师也可以交流学科情况!家长们也可以及时的将孩子的作业情况反馈给老师,家长有疑问了也可以及时的与老师进行沟通,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而且班级QQ微信群也密切了同学以及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可以起到互通有无传递信息的功能。可以说家校联系群简化了老师的教育教学流程,丰富了家校沟通的联系渠道,增加了家校沟通的联系时效。所以它的存在是很有必要性的。
2.老师家长在家校***流应该注意方式方法。
对于班主任而言,要积极管理好群,可以拟定群规,比如:修改名称为某某家长;只交流孩子学习、生活、成长等有关话题;禁止闲聊私人话题,拉家常,打广告等;欢迎反馈孩子学习生活情况及对班级建设班主任工作的建议等。
同时班主任也要切记如问题强调的,不要在群里宣布成绩排名,以免攀比!对于科任老师而言,则要严格区别选择群聊和私聊的方式,有针对性的跟家长沟通,才会让交流收到实效!
对家长而言,也要甄别哪些消息可以***,哪些不能。比如问题提到的晒奖状一事,也要区别对待,如果晒的是孩子的进步奖,对他人也是一种促进,也算正能量,未尝不可!至于炫耀性的各种晒,就大可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