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号艺术收藏

书籍艺术展览图片

  1. 展览体是不是书法?

展览体是不是书法

很明确地说,一件书法作品就是来展览,交流的!

至于“展览体”那只是人们对于那些书写展品有着不同看法的,而稍带不屑的称呼,在他们眼里比较俗的,书写容易,千篇一律的章法,摒弃了传统行笔的技法而追求快,汹,盲目创新的书体,都称之为“江湖”“展览”“老干部体”。不可否言,有些作品确实只顾个性,不顾共性,不顾传统技艺,而只顾自己随心所願的挥毫,对于书法的要领一知半解,忽略了任何能称得上技艺的精益而必须的求精。

展览,展而供人赏阅,与人交流,与艺交流。至于优劣精陋,那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损书者大雅。

书籍艺术展览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一件作品蜗居斗室,只是纸写的字,而高挂大堂,认由他人喜好嗤鼻,那就是作品,谓之“书法展览”。

展览体虽然也属于书法,但其实人文到人为的异化,是当代的馆阁体,起到了非常坏的范式。

展览体最主要的问题是放弃了书法的人文核心,以外在形式“物化”为主,形式大于内容,外在重于内在。让书法从人文变成了西方艺术,从文脉变成了工具,用笔浮躁、涂抹、装饰异化,并形成行业规范,成为当地的馆阁体,严重影响了书法的内在气质和人文精神

书籍艺术展览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自沈鹏执掌中书协门户以来,展览体就一直处于活跃状态。

展览体是书法,而且是书法艺术,但生命力是否强劲,还须经历史检验。

什么会出现展览体,主要原因是古人把字都写绝了,后人再怎么追也追不上了,所以就绞尽脑汁地去进行所谓的“创新”,以便使自己的书法能在历史上留下一页。

书籍艺术展览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展览体是由深厚的传统支撑的,其书法创作的境界也是比较高的,这一点应该予以肯定。

另外,曾翔,沃兴华,王镛,曾来德,王冬龄等人的书法,其境界也是高的,艺术性也是比较强的,但是否有较强的生命力,仍须历史检验。

书者,应当与时俱进,紧跟时代书风,否则,就该落伍了。

人名可以换,任何一个名称都可以换。

算不算书法,可不可以称之为书法,全在各自对概念认知的范围设定。

人文概念的边界,既无法强求,也不必强求。

强扭的瓜不甜,强求的市场会衰落。

换个角度看,是你接受了“书法”的名词和现代展示形态艺术的概念边界。

公文、碑文、馆阁、答卷、信札、诗笺等传统形式,本身和展示艺术存在有核心要素的差异。

不支持展览体书法现代视觉艺术的心理,是很正常的。

但是写展览体的现代书写视觉艺术家们有可能会批判传统书写方式的粉丝们为保守,也要相互接受这种看不惯。

各自在自己价值观的基础上努力写好自己认为对的字。

不把时间过多地花费在论争上,自己尽全力写好自己的字。

现在,在书法界,兴起了一种新的书体“展览体”。就是一些人在参加国展或者其它组织组织的书法展览时,为了迎合评委或者体现展览的效果,创作出的书体。

展览体主要是为了迎合评委或者在展览厅表现出好看效果,所以抛弃了传统,打着创新的旗号,过分追求形式,为了达到能够参展的目的,不择手段,过度夸张,实现参展目的。所以创作出来的书法,字体各种各样,形式千奇百怪,被人们称之为“丑书”。

这些展览体有没有艺术价值呢?到底是不是书法?

书法是按照法度书写的字,法度是书法家经过不断努力创造的书写方法。展览体虽然不为大众认可,但在一定范围内还是有市场的。书写者本人也是经过十年寒窗甚至几十年的努力,在书法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也学习了不少古人的书法法度,因此,这些展览体也可以称为书法,就如同一件衣服,有价值几千的,也有几十元的地摊货,价值不同而已。

展览体既然是以创新为目的,没有成熟的经验,完全是一个摸索或者探索的过程,也应当允许存在,因为艺术本身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应当提倡百家齐放、百家争鸣,应由大众和市场来决定是是否存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enhilltechnology.com/post/13353.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