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可以提供给民众参观的大型国际会展有哪些?
离国人最近的有五月的澳门G2E ASIA展会,香港的国际玩具及礼品展,再来远一点的就是德国柏林消费类垫子展,迪拜国际建材展。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行业去报名参展。最近的GE2展从5月15号就开始了,好像有近千家厂商入驻,龙头,***,金芒果那些老集团,有兴趣直接到他们***注册登记吧。
艺术爱好者,如何发掘艺术的乐趣?
对于艺术爱好者,发掘艺术乐趣,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读书,找一些艺术方面的书,因为没有艺术修养及艺术文化积累,没有艺术的鉴赏能力。若没有欣赏水平,如何去发现艺术的魅力。
比如一块丑石,对于有艺术细胞的人,看出好多具有生命的东西,或许是美丽可爱的动物,或是人物像,把无生命的东西想象成具有生机勃勃的生命体,这是物外之趣。
而对于没有艺术修养的人,如同嚼蜡。
另外热爱大自然,接近自然万物,体验自然给予的魅力。可以养性情培养诗意想象力。洞察自然万物的美妙。一只小鸟欢快的鸣叫,知其自由自在是多么的美好。游山玩水,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之诗意。
最关键的是亲临艺术之境。创作艺术作品,更能直接体验感受艺术的乐趣。
比如写文章,一篇美文,一种享受。一幅书画,给人美感,一首歌,给人陶冶。
怡情,是因为艺术,只有热爱生活,烂漫中富有想象的诗意空间,才能够找到趣,寻觅到乐。
艺术无处不在,但首先自己要有一定艺术素养,有一定的艺术情怀。作为艺术的爱好者,如果懂得一些艺术方面的基本技能,懂得或探索艺术创作规律,在生活和工作中,注意观察,体会,多思考,勤动手,在天马行空般的情怀中,就能创作出趣味盎然的艺术作品。
我认为艺术爱好者,如具备了一定的艺术审美和修养,生活中就可以不断的发现各种美的事或物,更深的挖掘精神层面的艺术乐趣。我是美术老师,因艺术都是相通的,所以我在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中,不断挖掘出更大的乐趣。
一个有艺术爱好修养的人,其在看山看水看树时,可以用美术的造型、色彩、线条等去观察美感,从中会得到很大的乐趣;也可能因某一景而联想到一幅山水画,并因此细细品味;还可能因有感而发,自己提笔写一首诗或随笔文字记录,这也是趣味无穷。
我就是个能在艺术的画画、舞蹈、文字中得到乐趣的人。如写文字,我常以学美术的细腻观察方式观察景物,一幅幅画面即在我脑中显现,我常以方位感和色彩来描绘它,感觉写出的文字很有画面美感。
我喜欢舞蹈,我在习舞中去领悟舞蹈和音乐,因它有与书法和美术相通的快慢、急缓、刚柔等节奏美感。
绘画方面,我更是挖掘得到更大乐趣,近年我在桂林漓江鹅卵石上作画,我巧妙运用色彩造型质地,加笔添色,画出美丽的漓石画作,画风有的细腻,有的粗犷潇洒,内容从花鸟鱼虫到人物及山水,把一块块拙石蜕变为“金凤凰”,让漓江鹅卵石开出了美丽的花朵,这在2019年12月桂林日报刊登文章《漓江鹅卵石会开花》有介绍:***://epaper.guilinlife***/glrb/html/2019-12/28/content_1741994.htm?div=0
下面是我的几张漓江石画作照片,谢谢关注!愿大家也能在艺术中得到更多乐趣。
学艺术就像考古或者说像破案,那作为艺术爱好者就是个大***,真相就在那里,可是你真的看到了吗?除了多看艺术史类的书籍以外,还需要多看哲学、理论、图像分析……这样把所有的知识全连接到一起,你会有颠覆性的认知,甚至重要认识你曾经熟悉的世界,这就非常有意思了。
我举个例子:
《图像证史》的开篇就讲述了关于图像中的“可见中的不可见性”,从图像解读出特定时代的思想结构及其表象,也就是说图像成为一种研究史料的证据。
大卫的《马拉之死》,这是一次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从图像上看,马拉被描绘成殉道者的形象,画家希望能让人民看到他的牺牲精神,将一场谋杀案升华为革命英烈的故事。而蒙克的《马拉之死》添加了暴力和血腥,还原了生死搏斗的恐怖。波德里和毕加索也创作过《马拉之死》,图像有时是被美化或丑化过的,不代表是完全真实,艺术家可以通过同一段历史不同的表现,将自我的感悟传递给大众,我们需要通过背景查证加各种历史资料去推断,才能逼近真相。
扬·凡·艾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在镜子的反射下发现房门中还有两个人,穿长红衣的也许是牧师,而蓝色长衣的正是凡·艾克自己。墙面的镜子上方有一行拉丁文(杨·凡·艾克在此,1434年)而且这一行字是用华丽的哥特体书写的,[_a***_]字体一般只有在法律文件中才会使用。因此凡·艾克不仅是以画家的身份记录这个画面,还以法定证婚人的身份在见证这场婚礼。画面中还有大量的信息,比如橘子、地毯、念珠、蜡烛、鞋子等,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同样引用镜子元素的委拉斯开兹的《宫娥》,这张画的主角是站在中间的玛格利特小公主?还是镜子中的国王夫妇?还是画家本人?通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推出委拉斯开兹本来是要给国王夫妇画肖像画,但是小公主突然闯了进来想要观摩,身边的仆人也就跟随了进来。画家把本来是主角的国王夫妇隐藏在了镜子里,而公主却成为了“主角”。而且我们看这张画时所站的角度,就是当时国王夫妇站的位置,我们也成为了画作的一部分。而且此作更矛盾的地方在于:画家作画的“画布”本身是“有可见”的象征,但是画布背对着我们,观者看不见画家到底画了什么,这时画布就成了“不可见”的隐喻……直接说结论:表象表象性行为的不可能表象。
再拉近时间线,托雷斯的《无题(3月5日)》中也出现了镜子的元素,根据宫娥的哲学理念,我认为这个作品也是矛盾的。根据柏拉图的三张床理论,可以推出,镜子中的形象是不真实的,它创造了形象,而不创造现实。但是镜子在西方艺术史的语境中具有“真实”的隐喻,真实的镜子能让人了解真正的自己。两扇镜子合二为一,我站在中间,却不能呈现完整的“我”,我的形象被隐匿了一半,在真实的镜子前看到的却不是真正的“我”,与西方艺术史中镜子的隐喻相矛盾。但是按柏拉图三张床的理论来看,形象是创造出来的,并不是真实的,我仍然是我,真实的存在。因此,这个作品是如此矛盾又如此统一。
艺术能带给我们一些以前也许知道,但未认真看待或思考的东西,当你看的越多,发现有趣的事物也就越多,遇到问题思维的维度就不一样了。
在艺术产业相对成熟的西方国家,有整套完善的制度来支撑艺术事业的发展。民众对于艺术的认可度很高,可以说,艺术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相比之下.我国的艺术产业还不成体系,大众对于艺术的认可度与审美水平也不高。对于一般艺术爱好者而言,艺术应该表达快乐、美与和谐。这就极大地妨碍了他们去扩大自己的艺术视野,浪费了自己一双原本可以探索无穷、包罗万象的眼睛!是“非礼勿视”这样未经开悟地主观拒绝好,还是用眼睛去了解“弱水三千”,然后做出“取一瓢饮”的选择好,是当前中国的艺术爱好者在初级入门时就必须解决的问题。视觉艺术接受与欣赏的ABC,应该从小抓起!若此,就不会出现今天在中国,在恢复高等教育四十年后,绝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者依然在视觉艺术的欣赏和判断上存在巨大误区。其实,视觉艺术与这些人所接受的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在知识架构和思想进程是同构共架的!各专业各学科彼此之间在中国缺乏横向联系,特别是艺术与其他人文社科领域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缺乏同构关联,也造成了艺术创新方面真正的精神内涵难被其他知识精英所接受,更不用说被未受高等教育者所接受了。
最后,非常重要的是,不仅真正的艺术家总是不快乐的,而且真正的艺术作品也不提供快乐,快乐产生自有教育准备的观众在与新作品的对视中的已知与陌生带来的困顿消除之后的开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