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祖逖一起“闻鸡起舞”的刘琨后来怎么样了?
成语“闻鸡起舞”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励志性故事。
这则成语涉及的两个西晋末年的历史人物,祖逖、刘琨。祖逖的事迹宣传较多,尤其“中流击楫”更是人们熟知的励志典故。而刘琨则不太为人们熟悉。他一生都有哪些事迹和作为?
刘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人,据说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若此说是真,则刘琨与刘备血缘关系较近)
琨少得俊朗之目,年二十六,为司隶从事。文咏在当时颇有声誉。秘书监贾谧参管朝政,京师人士无不倾心。石崇、欧阳建、陆机、陆云等虽或文才出众,或富有钱物,但都依附、巴结贾谧,琨兄弟亦在其间,时人称此群体曰“二十四友’。
“八王之乱”爆发后,赵王司马伦执政,以琨为记室督,转从事中郎。司马伦之子司马荂,是刘琨的姐夫,故刘琨父子兄弟得到了司马伦的信任和重用。齐王司马冏等起兵讨伐司马伦,司马伦命刘琨等率军拒敌,刘琨军大败。
成语“闻鸡起舞”讲的故事,可以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了,说的是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后面皇天不负有心人,祖逖到上了东晋了北伐大将,但不幸忧愤而死,那么,跟他一起练舞的刘琨怎么样了?
说到闻鸡起舞,大家最先想到应该都是祖逖,知道他为了国家而不断努力练舞,但大家都忽视了他的小伙伴刘琨,这也是一位不得了的大将,他跟刘备有着同样的出身,同是中山靖王之后,他开始并没有练舞的打算,他喜欢写文章,弱冠以文***征服京都洛阳,当时“人称洛中奕奕,庆孙越石”,而且他还是文学政治团体“金谷二十四友”的一员,不过他看到国家形势危急,知道靠写文章是改变不了国家的命运,于是毅然弃笔从戎,与祖逖闻鸡起舞,练就了一身本事,成为了东晋的一名大将,永嘉之乱后,刘琨据守晋阳近十年,抵御前赵,315年,刘琨任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不过因为刘琨没有足够的兵力,他丢失了并州,他最后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并与之结为兄弟,后驻军征北小城,不过这种兄弟情义牢固不了,没过多久,刘琨及其子侄四人被段匹磾***。
刘琨原本是位文学家,可是看到国家处在危机边缘时,他放弃了自己喜欢的文学,选择在沙场上为国效力,这是令人称赞的。
闻鸡起舞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历史故事,那么故事的主人翁之一刘琨结局如何?
闻鸡起舞所说的就是东晋时期的祖逖和他的好友刘琨。相传,有一天,睡梦中的祖逖听见鸡鸣声,于是两人一起到屋外舞剑。
祖逖是东晋的一直到青年时期才发愤图强,广泛阅读书籍,学问长进很快。祖逖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马掾、骠骑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职。祖逖胸怀恢复中原的抱负,主动请缨,率千人渡过长江。在一番征战之下,其势力甚至到了黄河。但是当时内乱不止,对他支持的人很少,祖逖征讨的进度并不快。最终,在抱负实现之前就病逝了。
刘琨,字越石,颇有军事才干,文章写得也不错。早年时与祖逖一起做过司州主簿。后在北方率兵抵抗刘渊和石勒的进攻,但是因为两军实力相差悬殊,所以一直被困在并州和幽州等地,最后因为内战被冤杀。
后来人们用“闻鸡起舞”来说明有志之士,及时发奋,力求有所作为。两人的结局虽让人感到惋惜,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着
晋朝时期的祖狄和刘琨,为了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刻苦练习武艺,经常很早就开始锻炼身体,“闻鸡起舞”的美名从此远扬。
刘琨与祖逖,曾经都担任司州主簿,友谊颇深,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都有着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共同理想。
某次半夜,祖逖听到鸡叫,叫醒刘琨说:“此非恶声也。”意思是,这是上天在激励我们要自强不息,于是与刘琨到屋外舞剑练武。
刘琨是中山魏昌人,他和刘备一样,也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不久,智商不高的晋惠帝被张方胁迫迁都长安。次年,刘乔攻击司马虓,刘琨援救不及,其父母皆被俘获。
同年,司马越将晋惠帝救回洛阳,刘琨因功被封为广武侯。
刘琨带领1000余人辗转离开首都洛阳,于307年春,到达山西太原。当时的太原经历战乱,已成一座空城。
不到一年太原就恢复了生机,成了晋朝在中原的少数几个抵抗势力。
当时的太原南面是强大的匈奴汉国,北面是正在崛起的鲜卑代国,东面则是幽州刺史王浚。
刘琨和拓跋鲜卑首领拓跋猗卢,结为兄弟,和前赵石勒等大将的战斗难分胜负。
刘琨与祖逖的交情在《晋书.刘琨列传》里有记载,得知祖逖被重用后,他曾给祖逖写信,“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大概意思是说,我整晚枕着戈等待天明,志在杀敌,就怕你抢在我前面,这也是“枕戈待旦”这个成语的由来,与祖逖的“闻鸡起舞”可谓并列齐名。
刘琨真正在历史舞台上发挥作用是在晋怀帝年间。他出任并州刺史,带领一千余人辗转离开首都洛阳来到晋阳(如今的山西太原)。当时的晋阳经历战乱,刘琨到任之后,在强敌环俟的环境下安抚流民、发展生产,“剪除荆棘,收葬枯骸,选府朝,建市狱”,面对不断来袭的胡人,他多次率部下“恒以城门为战场”,终于使晋阳安定下来,“流人稍复,鸡犬之音复相接矣”。
这期间还有一个关于他的最经典的故事,也就是“胡笳退敌”:有一次匈奴人又来围攻晋阳,把城邑围困了好几重,城中毫无办法,这天晚上刘琨在月光下登上城楼,发出清啸声,城下的胡人听了无不凄然长叹,后来到了半夜,他又奏起胡笳,胡人更是流泪唏嘘,都怀念起故乡,没了斗志。等天亮之后,他再次吹起胡笳,胡人索性放弃了围城,全部撤退了。
但后来,刘琨兵败于石勒,只好转投幽州刺史段匹磾,最后因内斗被段匹磾下狱,含冤而死。后来晋元帝追赠刘琨为太尉,谥号愍。
为什么晋人没有尚法,而唐人尚法了,这是什么道理?
我们在谈论书法时,经常会说到“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翻译成白话就是说,晋朝的书法家崇尚韵致,唐朝的书法家崇尚法度,宋朝的书法家崇尚意趣,明朝的书法家崇尚姿态,这几点也正是这几个朝代书法的时代风格。
崇尚某一风格并不代表不具备另一种风格,晋人尚韵,但不代表这个时期的书法没有法度,我们看到王羲之的楷书和《集王羲之圣教序》法度都非常严谨,只是“韵”味掩盖了“法”度,后人才定义为“晋人尚韵”。
同样,唐代的书法也并不是没有“韵”味,像褚遂良、杨凝式书法都有很浓的晋韵,即便是以法度著称的欧阳询,其行书也颇有韵致,只是法度较为凸显罢了。
之所以有不同的侧重风格,跟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书法家本人的心态有很大关系,晋人好道,故而崇尚超逸的韵致;而唐朝的科举制度把善写楷书作为取仕的条件之一,为了便于掌握这门技艺,便衍生了一些书写法则,比如欧阳询的《八诀》《楷书三十六法》,李世民的《笔法诀》,颜真卿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等等,这些书写法则在唐朝诸多不知名的经生手里多有体现,故而唐人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