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你有十个亿,你会进行艺术品投资吗?为什么?
暂时不会!因为我要先鉴定这笔钱是不是真的:先买一栋別墅、再买一辆跑车,然后到全国各地旅游尝遍中华美食,才会考虑投资艺术品。
因为这些钱有可能就是艺术品,而不是人民币,还用投资吗?这不是多余吗?
元芳,我说的有道理吗?
听说现在出了个艺术品投融资,请问有谁懂呢?
不请自来;第一句话"不靠谱",你可以搭起炉灶点火烧热,但你没有能力保温。首先你是建立在中国式炒股模式基础上的,如果玩的人没有利益保证,最多类似"飞苍蝇"玩一把。到头来还是老百姓或藏家买单,这和现在像蚊子一样多的传媒公司异曲同工。其次热情替代不了真金白银,现在老百姓很现实,两把一玩输钱,即刻走人。除非豪气冲天的马家军或上榜财团打包,掏钱出来玩转。但在***的法规面前也不得肆意妄为,因为艺术品,藏品,文物等在中国是标上签的,只不过它具备了文化属性,这与人类共同财富是泾渭分明的。再说说这个领域的顶层,掐指一算,基本是改开以后的爆发户,现指"土豪",原来的富豪留在国内的基本给革命掉了,温和一点叫改造,或干脆说法~洗牌洗掉了。因为土豪离不开一个"土"字。那么另外一个就是富豪,富豪是具备一点底蕴的,其反应在对传统的,文化艺术的,和人文之类的等等有认知和亲和。但土豪是没有这类基因的,尽管也在装扮和粉饰……。然而,中国的文化财富体量太大了,几千年的沉淀,***都需要三思后行,这么可能让你几个黄鼠狼以拜年给糟践了,现行一些乱七八糟的保险公司,金融公司,网络机构……已经让***负担不小,最起码***不可能再吃你花言巧语,挂羊头卖狗肉这一套。如果你满意点个赞,我会努力!
谢谢邀请,我是《奇石一千个为什么?》的奇石哥,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艺术品投融资是比较前卫的投资手段,目前基本做法是把艺术品,比如书画、古玩、奇石做为一个产品包进行融资,融资渠道就如股票投资一样。网上搜关键词“文化产品”会有非常多。
就举实例来说明,比如香港大公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就是进行文化产品融资的机构。分为产权方和投资方。产权方就是自己的艺术作品,比如奇石在权威机构鉴定定价,由大公所发行股票进行交易。第一方上市的奇石文化产品是藏瓷《遗韵》,估价430万,以一元发行430万股上市。拉升至每股120元,市值5.16亿,然后拆分到一元为5.16亿股,反复拉升操作达到融资目的。
图为奇石文化产品《遗韵》。由于文化产品融资没有相关法律约束和权威部门监管,目前为信马由缰状态下发展,操作极为暴虐。奇石哥关注大公文交所产品许久,只当新鲜事物来看待,文化产品融资风险极大,多看勿动。
看到艺术品,是留给懂行的人玩的。我的观点是专业的事留给专业的人做。
至于老百姓(包括我)接触到艺术品投融资,就离远点,一定要离远点。艺术品碰到钱,就会被人魔化。切记,不懂的人碰到艺术品投融资赶紧远离。
中国拍卖发展二十多年了,最高拍品九亿多元,突破十亿大关的拍品在哪里?你估计是什么?
中国艺术品市场和西方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在西方,过亿美元的艺术品相当多。
在中国齐白石的《山水十二条屏》以9.315亿元成交,刷新了全球中国艺术品的拍卖纪录,并成为第一件进入“1亿美元俱乐部”的中国艺术品。毫无疑问中国近现代书画成为了最有潜力突破十亿的收藏品种,感觉已摇手可及了。
中国瓷器是收藏品领域最为挚热的品种之一,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成交价为8.4亿港币。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这些官窑作品都有可能会出现黑马,突破十亿大关。
中国青铜器因为国家对于高古文物交易的相关条款限制,所以在中国市场上很少能见到青铜器。也进一步限制了青铜器的活跃和收藏力度。但是青铜器作为国之重器,在文物当中的地位是首屈一指的。为了保护地下文物,国内市场上只允许流传有序的传世青铜器,和海外回流的青铜器在国内市场上交易。但在国外市场上,青铜器一直是作为拍卖市场的焦点拍品。这几年拍出的青铜器拍价稳高不下,其中商晚期青铜饕餮纹方尊 2.574亿元成交。
因此,我认为未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突破十亿大关的藏品,其就在中国书画、中国官窑、传世青铜器三个领域中产生,他们既有广泛的收藏群体,又有已成交的高价拍品产生。
千古双娇,,,慈禧红宝壶,高11厘米,宽12厘米,由和田红玉,缅甸红宝石,绿松石组合铜皮包饰,底款光绪年制。和田红玉园型直径6,3厘米,厚2.8厘米,自汉代有文字记录以唯一的原生矿实物,其希有程度比五大珠宝更希有。缅甸红宝石,长35毫米,宽25毫米,厚15毫米,按公式计算约75克拉,两个合计150克拉。从拍卖历史分析,25克拉每克拉120万美元,以此推算150是25的六倍,保守估价应在5亿美元左右。这意味着中国有望创造新的记录,也将把达纷奇画的记录送进历史。它的发现是世界级新闻,和五星出东方织锦一样是中国好运吉照,是新中国成立七+周年最好的贺礼。因比千古双娇名符其实。
那些拍高价记录,对我们普通收藏爱好者来说都是神化,或者天方夜 谭,只当看了个神化小说,在一边笑笑罢了。在这里我不想多说,免得话多伤人。个自好之为之吧,我们吃瓜的群众,上了自 媒体,就是上了江湖,都多保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