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进军艺术品市场,艺术品消费时代真的来临了吗?
国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对艺术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这是趋势,顺趋势走自然是正确的抉择,只是这个艺术品消费时代真的已经来了吗?恐怕现在还言之过早,毕竟还没来到家家小康的时代。
可能题主只看到了京东进军艺术品市场,而据我所知进军艺术品市场的何止京东一家!艺术品其实在国内民间有个更通俗的叫法就是古董,而古董这玩意儿在咱国人的心中和传统观念下一直都是要秘而不宣的。
然而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发展自1***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已经经历了三次周期性“***”波动:第一个***是在1995年至19***年,第二个***是在2003年至2005年,第三个***是在2009年至2011年。再根据国内外经验来看,艺术品市场一般也有周期性,大约一个周期为7-10年,所以如果按这个周期来推算2019年或许真的是第四个***期的开始。
聊完了周期以后我们再来说一说当下的市场现状,从嘉德、保利、匡时等一线拍卖行的拍卖现场观察,掐尖的高端拍品几乎都被企业所包揽。企业携大量资本进入艺术品市场,从之前的新疆宝汇、万达集团、龙美术馆等,到新浮出水面一大批,如苏宁集团、广电总局、宝龙集团、华谊兄弟、三胞集团等都在近几年专门设立旗下的艺术品管理公司。
当然京东进军也算一大巨头,可所有的这些虽然迅速将中国艺术品市场推入了亿元时代但却并不那么接地气,因为尽管有钱人越来越多,中产阶级的比例在不断增长拉大,但整个金字塔最大的基数人群还是被刘益谦、王健林等富豪藏家一掷千金的大手笔在心中无形地竖起了一道高墙。
所以从这些层面来看艺术品市场确实在发生着变化,但目前只能说从收藏走向了投资。当然上面提到的这些企业抢购高端拍品也并不只单单是收藏那么简单,多半都有创建自己美术馆、博物馆的长远规划且已经有了实际行动和真实案例比如言午画廊、宝龙艺术中心等等…而这些以及未来的全方位的产业链才是艺术品市场向消费时代过渡的强有力推手。除此之外,国家现在也大力提倡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政策上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扶持,但就当下而言考虑艺术品投资是很不错的时间节点,要说消费时代可能还为时尚早。
投资银隆,董明珠是因为梦想,王健林因为什么?
对于个中原因,王曾透露过出于两点:
第一,万达集团与格力本来就是紧密合作的关系,而万达的很多电器产品都是使用格力的品牌。
第二,与其说是对银隆的了解,不如说是对董明珠的信任,而正是董的超于寻常的业绩和利润给了他以说服力。
对于以上两点,个人认为,第一点只是说辞而已,而第二点才算得上其中原因之一。即出于个人的交情和对董明珠为人的信任,本来与万达经营业务毫无关系的业务,却投了五个亿,当然,出于对董业绩的了解,惊人的利润让他相信董的能力,投资的风险非常低,这样的投资既帮了朋友,又赚的钱,何乐而不为,而其本身就是个商人。
另外一点原因,个人认为,王曾经吐露过,以后的资产要捐献给社会,而此时只是在享受追逐资本的过程,从他的行为中,势必要做令国外认可的中国企业,从这一点来说,其也是有梦想的,而董对银隆的中国制造品牌之路的坚定信念刚好与其不谋而合,因而投资也就可以理解了。
王总想借助"银隆新能源汽车"打开对外投资的门户!因为现在对外投资只剩两条路,1、对海外实体制造业;2、对海外古董、艺术品、珠宝。对于一位资不抵债的地产商而言,没资格投资第二项,而第一项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房地产搞垮整个体系,我不认为它们这些资不抵债的地产商能全身而退,只是做戏给大家看而以!全体系***也就这两年的事,能走的早走了……
对王健林来说,提前布局新的增长点。对他来说,这只是零花钱。当然,王是看好董的眼光和能力。不像格力的中小股东,只知道分钱,不懂得做长远打算。对董小姐来说,空调遇到天花板了,换个跑道,寻找新的增长点。所以两者就走有了交集。而且有首富的背书,本来就是笔巨大的资产。对马,董,银隆三方来说,都是多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