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的时候为什么梁启超要骂徐志摩?
1926年10月3日,北海公园,举行了一场轰动一时的婚礼,新郎是著名的诗人徐志摩(了解再别康桥的应该都知道),新娘是民国名媛陆小曼,而***就担当二位的证婚人。
婚礼现场,***送给徐志摩的致辞是这样的:“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你们两人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次是最后一次结婚!”在场名流嘉宾无不为之惊骇。
其实***老先生一双慧眼,似乎将未来都看清,表面上在说徐志摩,其实意有所指。徐志摩是和聪明人我们都知道,就是一旦陷入爱情就难以自拔。这次他是摊上陆小曼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陆小曼本是名门之后,十六七岁的年纪通宵英语法语,乐器上精通钢琴,又能作画,还有品味。是当是名噪一方的佳人。陆小曼择夫婿眼光很高,到了适婚年龄几番挑选嫁给了少年英才,当时背景庞大的军官王赓。两年后王被调任到哈尔滨,陆小曼身娇体贵在哈尔滨不习惯,于是和王分居。回北京后遇到了徐志摩。
徐和王都是梁先生的学生,他俩还算交情深,因陆的原因徐志摩常来王家,几番交往郎情妾意就看对眼了。
然后陆就要求和王离婚,跟徐志摩走了。王后来没有再娶,终生无后,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徐志摩和陆小曼在一起是什么样的呢?
陆小曼本来就是大小姐做派,极度追求物质享受,喜欢交际,出手阔绰,然而徐志摩又是一个追求理想主义的文人,逐渐觉得两人矛盾多了起来。后来徐志摩去了北京,请求陆小曼一同北上,陆小曼又不肯离开上海,一度挥霍,还吸上了***。逐渐生活开始窘迫,陆小曼催徐志摩回上海,一见面却是吵架。
后来徐志摩为了赶一个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演讲,乘飞机出事死掉了。陆小曼这时后悔不已,“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再没有踏上交际场。
她和徐志摩是相爱的,徐志摩将陆小曼视为终身伴侣,徐志摩死后她没有再嫁,而是闭门不出,以一生去怀念他。写下了《哭摩》这篇名作。
只是相爱的人未必适合婚姻,未必适合在一起生活。他俩一个追求物质一个追求理想,追求物质的逐渐消磨了理想主义,追求理想的又不是一个实在的有钱人。***先生仿佛参透了这一点,所以在他俩婚礼上说了那一番话。
徐志摩是***的学生,徐志摩在与陆小曼结婚前,有过前妻张幼仪,还曾单恋才女林徽因。陆小曼是出身名门,交际,跳舞,唱戏,绘画,写作样样精通,丈夫是青年才俊,美国留学归来的王赓。
所以二者的结合是不被看好的,说的好听是为了爱情不顾一切,说的直白就是婚内出轨,勾引有夫之妇。
最后两人终于决定要结婚了,***作为证婚人,“任公先生那天声色俱厉,骂的徐志摩抬不起头。”
具体是这样骂的,“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至离婚再娶……陆小曼,你要认真做人,你要尽妇道之职。你以后不可以妨害徐志摩的事业……你们两个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都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
因为是老师对于学生的感情,爱之深责之切,他对徐志摩是爱护的,所以才会对他不满,担心他会被陆小曼害了,没成想,梁工的担心最终还是成真。陆小曼挥霍无度,最后害得徐志摩身兼多职,死在了飞机上。
陆小曼是当时有名的交际花,还吸食烟片,后来和丈夫王賡离婚。
徐志摩原配张幼仪不管不顾,逼她打胎。后来差点抢走***的儿媳妇林徽因。在遇到陆小曼后,直接抛弃糟糠之妻,和陆小曼结婚。
在***打心眼反对这门婚事,他认为陆小曼会害死自己徒弟徐志摩,在两人婚礼当天,身为证婚人的***破口大骂两人
徐志摩是一个一生纠缠在爱情中!
徐志摩接触的第一个女人,名叫张幼仪,也是徐志摩的原配妻子。
当时徐家是江南富商,而张家是有着庞大政治经济地位的大户人家,徐家张家联姻对徐家来说是求之不得的。
15岁的张幼仪做了徐家少奶奶,尽管张幼仪悉心照顾公婆,料理家务,徐志摩对张幼仪却不感兴趣。
徐志摩认为这是一桩包办婚姻,媒妁之命,受之于父母。
当徐志摩第一次看见张幼仪的照片时,就用不屑的口吻说:"乡下土包子!"
张幼仪为人不事张扬,个性沉默,徐志摩觉得张幼仪没有见识、呆板乏味。
婚后徐志摩对张幼仪是冷酷的,1918年张幼仪生过长子,徐志摩就出国留洋了。
在英国留学时,他邂逅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
因为陆小曼是有夫之妇,虽然跟陈庚离婚了。徐志摩也是有妇之夫,虽然也离婚了。陈赓是5省联军参谋长,完全可以送一颗花生给徐志摩,但他没有这样做。徐志摩完全是个渣男。逼自己的老婆打掉孩子,离婚。
为什么古人能写出易经,道德经,论语等这般智慧之书?
古代是心智发达,现在是脑智发达、心智退化。
心智出智慧,脑智出聪明!
看透真相不受干扰,靠的是智慧,而不是聪明。我们通常所说的计谋策略都是聪明。
佛经这样讲智慧,是指明白世间的根本道理,并对世间不再执着,一心寻找最高的精神境界。
人类认识世界是存在一个步骤的。先是思索感知,产生《道德经》、《易经》;进而探索发现,产生大航海时代;接着寻求改善解决,产生文艺复兴和工业化时代。每个时代都有闪光点,经史子集,包括《圣经》不能代表整个社会文明。小孩子聪明作首诗,长大了就会走的更远,自己学会了做饭,盖座楼。
这问得好…。断章取义的拿出只言片语批驳、显摆的“文化”宵小比比皆是,可从未听说谁的思想著作可与这些古籍一较高下。当然,我觉得毛主席是例外的。😂至于为什么,我辈也只能思考,确无从回答。
易经、道德经、论语这些书在我们今天看来,仍然是充满了大智慧的书。读书之余,我们也感叹古人之聪慧。感觉这些书都不应该是这个世界的人写的,或许是外来文明的产物,尤其像黄帝内经之类的书。
实际上,我们如果仔细去揣摩这些书的内容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它与你发生了共鸣,很多内容你觉得确实应该如此。古代的社会不像今天信息如此发达,一个百度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哪怕这个回答不靠谱,你也能找下答案。但在古代人的世界里没有百度,所有的信息都需要圣人去琢磨,圣人把自己内心的总结讲给想听的人。这些人都是有大智慧的人,他们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沟通天地,把自己和自然进行联系,无论是观山阅海,也或者夜观星辰,还是市井之中游历人生,其实都是在理解自己、理解社会、理解自然。这些经验的总结就形成了易经、道德经、论语这些智慧之书。
时至今日为何很少再有这类智慧经典呢?一则是没有必要,几千年来,经典在不断变化演进,很多内容已经被后人加了进去,只是都被当成了圣人之说,如果继续标新立异,也只是拾人牙慧。另外就是人心不静,浮躁早已成为社会通病,那些躲进大山里的修士也只是想逃离现实,而不是去修悟,心不静,则理不清,理不清,则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