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号艺术收藏

磁器口艺术展览馆招聘,磁器口博物馆

  1. 为什么很多外地人到了北京,很快口音就变成京味了?

什么很多外地人到了北京,很快口音就变成京味了?

这恐怕是你的错觉,以为普通话就是北京口音北京味儿,以为强行加上儿话音就是北京腔。

比如地名:宫门口不加儿化音,磁器口儿要加儿话音。

比如一些专用名词:对过儿,界别儿,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磁器口艺术展览馆招聘,磁器口博物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工具,文化越厚重,语言越复杂。我当年学外语时,系主任说师兄每天坚持朗读外媒新闻,学说他国总统发言,一次竟蒙住了该国的留学生,以为他们国家的总统访华了。

我也听过一些西方国家的翻译说中文,闭眼听完全不是那个味儿。

但是一个呀呀学语的孩子,三年以内就能说好当地话,十岁以后就是本地通。语言学习真的需要正确的时间段。

磁器口艺术展览馆招聘,磁器口博物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自己说话没了家乡味,变了北京味儿,你恐怕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北京味儿。

不要玻璃心,不是歧视,我到你的家乡待上几十年,也说不出你的家乡方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来就是这样的。

真的吗?

磁器口艺术展览馆招聘,磁器口博物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谓“京味”,有六种情况:

一是“真京味”,凡真京味,属于“语言天才”。如,“撒贝宁”。他本为武汉人,目前,己成为了“老北京”。

二是“准京味”,即“接近正宗的京味”。大多为“幼儿园”、“小学生”,他们的语言能力“可塑性大”。

三是“泛京味”,即“感觉中的京味”。大多入职的外地来京大学生、研究生为主体。一般人以为他们讲的是“北京话”,老北京一听,非正宗“北京话”。

四是“冯巩式京味”。“冯巩”,为天津人,尽管他以“语言”为职业,但说来说去,骨子里,还是“天津式北京话”。

五是“半吊子北京话”,即“日常用语”,貌似“北京话”,关键时刻,不常用的语言,就有“露马脚”。

六是“鹦鹉学舌式北京话”,北京的街头巷尾,大都是,当然,以“快递小哥”为代表。

我在北京生活十多年,也属于最后一种。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enhilltechnology.com/post/10055.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